短打長擊:啟蒙尚未成功 國人仍須努力

天安門廣場風水輪流轉,本報「華夏透視」指出:「當九米五高的孔夫子雕像被搬離天安門廣場後,六米高的孫中山畫像便前後腳進駐,與天安門城樓的毛澤東畫像遙遙相對。」事實上,二十世紀的中國巨變,先後造就了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三位偉人,在百年巨變的進程中,後者總是前者的繼承和發展,正是這種歷史變遷,使中華民族的發展愈來愈壯闊。

不過,孔夫子恐怕未曾想過他會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孔子之所以要復古,要回到夏、商、周三代,除了因為不滿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需要復古來改革現狀,更因為他根本「冇得揀」──沒有其他的思想資源,他只能以上古和三代為理想。

孫中山的畫像近日突然在天安門廣場出現,可有甚麼玄機啟示?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確有其永恒的光芒。而下月四日是「五四運動」九十二周年,把孫中山請出來別具意義。「五四運動」可說是「新啟蒙運動」的開始,據哲學家張申府指出,啟蒙運動有三個特性,一是理性的主宰,二是思想的解放,三是新知識新思想的普及。

要言之,啟蒙就是打破欺蒙、脫離迷信、不盲從,但國人至今最缺乏的就是理性與獨立思考,此所以神州大地特別多「奇人」,像「神仙道長」李一和「養生大師」張悟本等,他們都被踢爆呃神騙鬼。這麼多人上當,凸顯國人缺乏理性與獨立思考,看來啟蒙尚未成功,國人仍須努力。

洪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