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化難避免 減廢回收更重要

臨渴方掘井,臨戰急磨槍,這是港府施政的一大特色。擴大將軍澳堆填區方案觸礁後,處理垃圾的問題迫在眉睫,當局才把興建垃圾焚化爐計劃搬上桌面,初步選址石鼓洲,亦不排除屯門曾咀。然而,有關計劃卻引起不少爭議和質疑,包括影響附近居民、損害自然環境等等,到底最終能否成事,尚是未知之數。

昨日是世界地球日,屯門及長洲地區組織發起遊行,要求港府擱置興建垃圾焚化爐,改為落實減廢及垃圾源頭分類措施,以及支援回收業營運。有參與示威的長洲居民甚至揚言提出司法覆核,推翻焚化爐選址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無可否認,垃圾焚化爐是厭惡性設施,建在任何地方都會遭到居民反對。問題是,香港地方有限,垃圾增長則無限,由於多個垃圾堆填區將在未來幾年陸續爆滿,所以,興建垃圾焚化爐不但無可避免,而且不容再拖。既然事在必行,港府就要加強諮詢及溝通,設法說服當地居民,尤其是有人揚言提出司法覆核,當局更加不能馬虎大意,否則,隨時重蹈港珠澳大橋環評報告司法覆核敗訴的覆轍。必須知道,如果垃圾焚化計劃沒完沒了地拖下去,最終受害的仍是全體市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綜觀其他實行垃圾焚化的地區,不乏成功例子,例如台灣政府近年推行「一縣市一焚化爐」計劃,在全島興建二十多個焚化爐,成功將垃圾體積減少八至九成。最難得的是,這些焚化爐沒有對附近居民造成太大影響,以台北市的北投焚化廠為例,廠方在煙囪上興建旋轉餐廳,讓遊人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欣賞寶島美景,成為旅遊景點。可見只要當局選址恰當,做好配套設施,垃圾焚化爐並非洪水猛獸。

必須指出的是,台北市處理垃圾卓有成效,推行焚化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當地政府努力推行減廢措施,成功從源頭處減少垃圾排放。二○○○年起,當地政府推出一系列垃圾分類及回收措施,由政府每周派車輛到各區收集廢物,而市民則主動將垃圾分門別類,可再造的盡量再用,不可再造的才送往焚化爐處理。經過多年努力,台北市的人均垃圾排放量由二○○○年的每日一點一二公斤大減至去年的零點三九公斤,而回收率則由百分之二點四升至百分之四十四。

反觀本港的廢物回收政策,可謂一無是處,回收行業欠缺支援,所謂源頭分類至今仍在「黃鋁罐、藍廢紙、啡膠樽」的口號階段,人均垃圾排放量多達二點五公斤,接近台北七倍,長此以往,香港遲早淪為垃圾港,興建再多焚化爐也不敷應用。

然而,每當輿論催促港府加強減廢回收措施,當局總是提出這樣那樣的「難處」,諸多藉口,百般推搪。其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正如有人指出,台灣及香港的環保署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設立,但台灣的環保事業一日千里,香港卻不進反退,足證本港環保官員坐而論道,一事無成。

說到底,垃圾處理危機迫在眉睫,不容港府再胡混下去了。興建垃圾焚化爐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必須加快落實減廢回收,惟有多管齊下,標本並治,才可徹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