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仇富仇商誰之過

社會怨氣沖天,「仇富」、「仇商」情緒高漲,地產商成為宣洩對象,部分政客不斷高喊「反地產霸權」、「打倒資本家」口號,甚至煽動年輕人往地產商旗下商舖搗亂,彷彿「鬥地主、階級鬥爭」的情景在香港重現。

近年樓價節節高升,市民受害,地產商得益,這是客觀事實,但問題的關鍵並非出自所謂「地產霸權」,而是在於政府一向奉行的高地價政策。表面上,香港稅率頗低,實際上,一旦閣下跌出公屋保障網,所付出的高樓價及高租金即是變相稅項,令政府成為地產發展的最大得益者。荒謬的是,對於因而造成的負面影響,政府官員袖手不理。

有人以球賽為喻,政府是制訂球例的一方,並擔當球證角色,地產商只是參賽的球員,一切按照球例比賽,若觀眾不滿球例,應向政府提出,而不是指罵球員。無奈多年來,市民不斷指出球例不合理,政府卻一直充耳不聞,任由球賽繼續不合理地進行,觀眾繼續破口大罵,球員繼續做代罪羔羊。

其實,地產發展本身沒有問題,資本主義更是香港繁榮的基石。三十年前,一個窮人看到富人,不會仇視對方,只會勉勵自己,認為自己有朝一日也會成為富人。然而三十年後,經濟發展勢頭大不如前,窮人向上爬的機會愈來愈少,年輕人看不到明天,當年的正面思想化為今天的仇富心理。同一個制度,在同一個地方實行,竟然出現天差地別的效果,這又是誰之過?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