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小氣候:港鐵加價政府護航

港鐵昨日宣布啟動可加可減機制,將於六月上調票價平均百分之二點三,是連續第二年透過新引入的可加可減機制自動加價。港鐵否認要賺到盡,只是尊重機制,既然這麼委屈「被迫」跟隨機制規定加價,港鐵何必再死抱這個一再損害公司形象的可加可減機制,乾脆撕毀跟特區政府訂立的有關協議吧,受盡千夫所指才每年多賺約三億元,卻站到市民的對立面,得不償失呢!

當然,港鐵百般無奈式的宣布,為尊重機制而加價,純屬商業化妝的公關辭令。在商言商,不放過分毫收益賺到盡,才是商場鐵律。政府一向堅稱港鐵是上市公司,要向股東負責,雖然政府是大股東,但港鐵按商業原則營運,也是政府自訂的遊戲規則。港鐵聲聲尊重機制,潛台辭不正是提醒政府,加價與否,是商業決定,與政府的大股東角色並無關係,如果政府從股東立場出發,更應背書港鐵加價,因為港鐵賺得愈多,政府每年收到的股息也更高。

港鐵的真正身份,就是一間上市的官企,作為大股東的政府,其實寧願港鐵年年加價賺大錢,也不想港鐵的營運虧損,輕則要政府擔保借貸周轉,嚴重的話,隨時需由公帑注資挽救,避免鐵路服務癱瘓。明白這個現實,自然解答了政府為何從不運用大股東影響力干預港鐵加價的疑問。

政府與港鐵的利益與共,不止於每年的股息收益,還有官員的政治風險考量。容忍加價,極其量惹來一陣批評的聲音,吵鬧很快過去,倘若港鐵盤數嚴重虧損,政府要做的事多得很呢,一樣難逃立法會議員批評;看看運輸及房屋局昨日回應港鐵的加價聲明,強調港鐵票價根據客觀而透明度高的機制調整,反映本港宏觀經濟狀況,及某程度上市民的負擔能力云云。這番話豈止官腔,說是港鐵宣布加價的公司通告更貼切,政府與港鐵共同制訂的可加可減機制,必須共同捍衞,確保港鐵年年穩賺不賠,政府大條道理不干預運作,所謂的監管角色,早已被港鐵騎劫。

港鐵不恤民情,啟動機制加價,因為這是早已跟政府訂下的協議,民情當然不滿港鐵賺大錢仍然加價,卻更不滿政府引入了這個形同放任加價的機制。煲呔曾政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捱過預算案掀起的政治風暴,卻給民情帶來重大啟示,只要敢於反對,發揮群眾力量,以往沒有可能的事也變得有可能。既然預算案也可以修改,為何港鐵不可以凍結票價呢?到民情對港鐵累積的不滿爆發,作為大股東的政府,還能拿着商業原則作擋箭牌嗎?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