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食品擴散 核能神話破滅

日本核危機能否受控,仍然是未知之數,但隨着愈來愈多從災區出產的食品被驗出核輻射水平超標,這場世紀大災難對人類健康的威脅,已經逐步浮現。有專家更警告,輻射可從水、陸兩路,經海藻及候鳥進入生物食物鏈,對生態造成的破壞,隨時比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更為嚴重。

儘管日本當局決定禁止福島等四個受災縣輸出農產品,但人們能否放心,言之尚早。世衞組織警告,雖然未有證據證明受污染食品已經運到其他國家,但為安全起見,當局必須假設問題食品已經外流。事實上,台灣已驗出從日本進口的生蠶豆外殼有微量輻射,可見安全措施始終宜緊不宜鬆。

除了食品直接受污染,輻射物質入侵食物鏈的危機同樣不容忽視。多位專家指出,日本四面環海,如果輻射塵被海洋生物吸收,並於海洋生物食物鏈上積聚,隨時危害居最上層的人類;特別是像吞拿魚、鯨魚等大型生物,活動範圍可達半個地球,牠們一旦中招,影響範圍將遍及整個太平洋沿岸。此外,輻射物質也可以透過候鳥廣傳。

面對空前的輻射食品威脅,各地政府莫不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南韓宣布對日本農產品、食品添加劑及健康食品等列入輻射檢測範圍;台灣亦將檢測範圍由日本蔬果和水產,擴大至加工包裝的日本零食、餅乾及即食麵等;泰國、菲律賓考慮暫停進口日本食品。港府則聲稱,迄今共檢測逾二百批日本進口的鮮活食品,輻射水平全部滿意,並強調當局有權禁止不符要求的日本食品進口。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港府嚴查日本食品,乃應有之義,但做得足夠與否,卻是另一回事。首先,本港會否倣效其他地方,檢驗日本進口的加工及包裝食品?第二,正如漁農界立法會議員指出,本港或內地漁民有機會把受輻射污染的海產帶回港,單單檢測日本海產,是否足夠?對於上述疑問,當局必須盡快澄清,以釋眾慮。

不管怎麼說,市民對日本食品已經產生信心危機,這從日本食肆生意一落千丈,業界甚至擔心出現倒閉潮可見一斑。當然,核危機引發的信心危機,遠非日本食品那樣簡單。大亞灣核電站與香港咫尺之遙,如果重演福島一幕,七百萬港人生命安全有何保障?這無疑是日本核危機爆發以來市民揮之不去的陰影。在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議員紛紛質疑核電供應是否安全和可靠,要求政府重新檢討是否有必要在二○二○年將核電供應比例提升至五成,正好反映了民意。

的而且確,日本核危機對世人的最大啟示乃是:一次意外,足以致命。從所造成的破壞及污染而言,所謂核能清潔和可靠等說法,經已不攻自破。各國政府不是叫停新的核電站計劃,就是全面檢查及加強現有核電站的安全設施,證明盲目迷信核能的時代已經過去。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聲稱,希望藉福島事故重新考慮本港的能源組合,但願他說到做到,而不是糊弄市民。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