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角度:大學生紛北上搵工 港府坐視人才流失

【SUN角度小組記者陳美茵報道】港府施政頻頻失誤,除觸怒普羅市民外,連大學畢業生也認為港府靠不住,紛紛北上求存。本報發現,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面對本港經濟環境不明朗、工資低又無前景,索性放棄土生土長的地方,轉往內地發展,部分更矢言短期不會回流本港。學者指近年本港經濟側重發展金融和房地產,令大批大學畢業生學無所用,警告港府再不正視,必喪失大量寶貴人才資源,嚴重削弱本港的競爭力。

過往要大學畢業生北上打工,很多都會嫌人工低、怕辛苦而耍手不幹,但近年情況明顯不同,內地經濟發展急速,很多公司求才若渴,能夠提供更佳的薪酬待遇,故吸引大批在港苦無發揮機會的大學畢業生應徵。

去年三月,一項調查訪問本港六間大學近六百名大學生,發現七成受訪者願意北上,尋找更佳工作機會,認為內地實習經驗可提升就業競爭力;八成五受訪者「睇好」希望投身的行業,認為未來五年在內地發展前景樂觀,而看好香港前景的只得六成。

「喺香港想買車買樓好難」

其實,不少大學畢業生早知留港前景暗淡,早已返內地發展。「喺香港,依家畢業嘅學生,人工同十前年畢業生差不多,甚至仲少過十年前,反而內地嘅人工增幅,就好好多。」Desty是本港二○○○年的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在港任職廣告公司的客戶服務,惟因本港的發展飽和,加上工作得不到滿足感,到○六年,他轉到上海發展,現已成為一間知名地產公司的經理。

Desty不肯透露薪金,但舉例說,假如自己最初的年薪是六十萬元,現時已跳升至一百萬元,增幅近七成,如當初沒有離港,肯定不會有今天的成績。雖然人在內地,他非常留意本港發展,對剛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別有感慨:「『打工仔』希望靠自己努力,取得一啲成功感或滿足感,但喺香港,想『買架車、買層樓』咁嘅期望,都好難實現到。」他肯定說,短期內都不會回流香港。

近年本港大學畢業生的月薪,的確無甚起色。去年,香港大學公布○九年畢業生薪酬調查結果,畢業生平均月薪亦按年大跌一成一,僅得一萬六千多元,而不少更低於一萬元,部分更低至五至六千元。相反,內地公司來港招聘大學生,隨隨便便可提供二萬元人民幣月薪。本港打工仔每年加薪幅度約為百分之三至五以下,但內地卻高達百分之八至十五。

合眾人事顧問總經理蘇偉忠表示,近年多了百分之五的大學畢業生希望北上打工,「入職時嘅薪酬福利,可能同香港差唔多,但之後加薪同升職嘅前景都比香港好。」他解釋,本港每年有很多大學畢業生,競爭激烈,就算「搵到工」,上一層「唔走」,就「有排都無得升」。

大學畢業生北上打工,可擔當較高職位,如在香港只是管理十名員工,但在內地便可管理多二、三十人,挑戰性和晉升前景較本港佳。從事的行業廣泛,由市場銷售和推廣、會計、財務、設計、工程或酒店管理,工作地點亦由以往廣東省,現時遍及上海,甚至北京。

經濟趨單一化 學非所用

除薪酬和前景,本港經濟結構,也是逼走大學生的癥結。「依家香港嘅經濟結構,同大學生嘅學習結構有好嚴重嘅錯配。」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陳文鴻解釋,大學生修讀不同課程,但本港經濟結構愈來愈單一化,近年傾向金融和房地產,這些行業能提供的職位有限,令很多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難免感到不安、不滿,自然會考慮外流。

反觀內地的經濟結構較完整,大學畢業生易尋得心儀工作,就算大學畢業生人數每年遞增,但由於內地經濟每年以百分之十增長,「個餅大咗,職位都多咗」。他認為,若本港經濟再不作多元化經濟發展,如加重物流、航運等,大學畢業生流失問題,肯定更嚴重。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眼見本港打工仔「人工奀」又無前景,愈來愈多大學畢業生返內地打工。 (設計圖片)

本港經濟結構愈來愈單一化,很多大學生因學非所用,難免感到不安。

○九年預算案建議推出四千元的大學生實習計劃,被炮轟帶頭「賤價」壓低畢業生的勞動價值,激發二百名大學生抗議。 (資料圖片)

Desty直言若當初留在港打工,發展肯定不及在內地好,更謂短期內都不會回流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