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怒轟預算案 山雨欲來風滿樓

政府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各界劣評如潮,罵聲不絕,特別是港府庫房水浸,仍堅拒向市民派發現金及退稅,更激起全城公憤。連日來,反對預算案的聲音一浪高於一浪,單是昨日,就有多個團體發起遊行,連公務員團體亦加入示威行列,有政黨甚至揚言否決預算案。「預算案革命」來勢洶洶,港府繼續漠視民意,必自食其果。

市民對今年預算案的評價之低,為近年來所罕見。「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者表示對預算案不滿,表示滿意的僅得百分之五。預算案公布後的大學民調亦顯示,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民意支持度急劇下挫,亦創出該調查進行以來,財政司司長在預算案發表後的得分新低。民心向背,昭昭明甚。

市民拒絕收貨,並不令人驚訝。百物騰貴,加風四起,對抗通脹,無疑是今年預算案的重中之重。只可惜,曾俊華非但未能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反而大炒冷飯,重推包括寬免差餉、補貼電費、為公屋繳交兩個月租金等一次性措施;有關措施不僅無法長遠解決貧窮問題,更不堪的是,紓困措施並非雨露均霑,與前幾年一樣,大批無物業、無住公屋、無申領綜援及無交稅等的「多無」一族被政府遺忘,「連一粒糖都分唔到」。

本來,要協助中產對抗通脹,最直截了當莫過於直接退稅,惟港府對此置若罔聞,反而另闢蹊徑,向打工仔強積金戶口注入六千元。諷刺的是,注資涉及開支逾二百億元,在各項紓困措施中比重最大,卻恰恰惹來最大民怨。上述民調顯示,四成六受訪者認為有派錢等如無派錢,兩成七直指遠水不能救近火。正如有學者分析,注資強積金方案予人感覺「唔夠實惠」,而且部分沒有強積金戶口的教師、公務員及自僱人士未能「分紅」,難免引起爭議。紓困不成反招怨,凸顯港府施政閉門造車,脫離民意。

如果說預算案在應對通脹方面有甚麼新意,那就是發行「通脹掛鈎債券」的建議。問題是,基層市民生活困苦,朝不保夕,根本無閒錢投資,而有能力的中產人士則會考慮其他回報更高的投資項目。所謂「通脹掛鈎債券」,唔湯唔水,不倫不類,預算案將之吹噓為「幫助市民對抗通脹」、「讓市民多一個投資選擇」云云,根本是言過其實。

除了通脹問題,如何穩定樓市亦是市民的關注焦點,惟預算案在這方面同樣是乏善可陳,除了重申早前壓抑樓價的措施外,只有增加土地供應一招。上述民調顯示,四成受訪者直指港府對高樓價問題苦無對策;兩成三受訪者更擔心新增土地又被包裝成高價樓。可見港府穩定樓市無心無力,人們已有公論。

都說巧婦難為無米炊,但事實恰恰相反,港府本年度錄得逾七百億元盈餘,財政儲備增至近六千億元,曾俊華有大量彈藥紓解民困,結果竟炮製出如此一份一無是處、天怒人怨的預算案,難怪有人說曾俊華「能人所不能」。回頭是岸,港府現在唯一可以做的是順應民意,撥亂反正,修改預算案,若等到民怨大爆發時才來後悔,恐怕為時已晚。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