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家庭悲歌 民怨一觸即發

香港官富民窮,紓困刻不容緩。然而,對於日益高漲的派糖呼聲,港府的慣常做法是「開天索價,落地還錢」,先是諸多推搪,到最後還是要作順應民意狀,不派不派還須派,今年港府會否重施期望管理的故技,明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自有分曉。

不過,就算當局肯派糖,由於思慮不周,欠缺承擔,每次總有人被摒諸門外,特別是無交稅、無公屋及無綜援的三無人士,更是備受忽略的一群。

無可否認,在當今高通脹壓力、租金飆升、子女書簿費及學費有升無跌等多重夾擊下,低收入家庭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壓力隨時爆煲。本報記者走訪多個三無人士家庭,了解其苦況,發現他們為應付高昂的生活開支,惶惶不可終日。居於唐樓劏房的麥太表示,一家四口僅靠丈夫每月一萬一千元收入苦苦支撐,租金、雜費、交通費、女兒補習等開支一大堆,七除八扣下,實際可支配收入所餘無幾。影響所及,每天只能趁街市收市前「執平貨」,餐餐鹹魚青菜。

丈夫任職地盤散工的葉太慘況亦不遑多讓。由於收入不穩,全家只得「好天斬埋落雨柴」,省吃儉用,慳得就慳,饒是如此,仍然捉襟見肘。用葉太自己的話形容,「慳到盡每個月都係掹掹緊,最驚就係病,睇一次醫生要成百幾蚊,就入不敷支」。連病也病不起,是本港基層市民的悲歌,更是對香港這個所謂國際都會的莫大諷刺。

必須看到,像麥太、葉太一類吃不飽、病不起的家庭,絕非個別例子。據估計,目前本港仍有近十萬人居住於籠屋、板間房或天台屋,儘管忍受着最惡劣的居住環境,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卻是每次派糖都向隅的三無人士,情何以堪!

另一方面,食品價格也是不少三無人士家庭不可承受之重。有開辦食物銀行的慈善團體反映,低收入家庭求助個案佔總人數逾九成,在貧富懸殊加劇的情況下,預計將有更多清貧人士向食物銀行求援。最不堪的是,低收入家庭一旦遇上「糧困」,連小朋友也跟着受累。有營養師指出,發育期中的孩子如果長期營養不足,專注力及學習能力將受影響。試想想,孩子們吃飽飯尚且成問題,更遑論打破跨代貧窮的枷鎖。

社會財富分配嚴重不均,是明擺着的事實,只可惜眾人皆醒官獨醉,對於部分弱勢群體始終未能受惠於紓困措施,高官不是推說「唔知佢哋喺邊」,埋首沙堆扮鴕鳥,就是重複「公帑要用得其所」一類的官話套話,敷衍民眾。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港府推出多少紓困措施,到頭來還是掛一漏萬,產生所謂「N無一族」。難怪有學者批評,港府得過且過,經常抱着「做夠」的心態,認為已照顧綜援人士及大部分納稅人,因而忽視兩者之間的三無人士。

不管怎麼說,要幫助「N無一族」的基層市民度過時艱,辦法有很多。事實上,連日來各界已就此提出不少建議,包括為輪候公屋的市民提供租金津貼、向月薪不足一萬元人士的強積金戶口注資等。在庫房水浸下,港府絕對有條件推行上述措施,關鍵在於為政者有沒有一顆以民為本的心。

古人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今時今日的香港,貧無立錐之地,民怨一觸即發,是幡然悔悟,撥亂反正,還是繼續擇惡固執,漠視民困,港府宜好自為之。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