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追美惹新中國威脅論

中國經濟規模超越日本,是一個歷史的里程碑。中國超日,下一個目標就是追美,那才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大決戰。然而,中國必然更成為眾矢之的,其中一種新「中國威脅論」,是指中國的擴張不是傳統武力的領土擴張,而是在地球資源和財富上的擴張。

翻開百年歷史,中國的GDP於甲午海戰前在日本之上,戰敗後簽署《馬關條約》並賠款二億両白銀,日本藉此起飛,中國則一蹶不起。二戰日本侵華,使中國蒙受無法估量的損失。日本戰敗投降,其國力也消耗慘重。新中國建立初期,中國的GDP相當於日本的兩倍。但隨着韓戰、越戰發生,日本藉美軍軍需刺激經濟復甦,加上日本原有的工業和科技基礎,經濟迅速回升,到一九六○年,其GDP與中國持平。之後日本經濟起飛,其鼎盛時期,中國總體經濟規模只有日本的百分之十一點七。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但從發展的趨勢看,中國要趕超的目標是美國了。

經濟學家感到不安

事實上,經濟學家目前和未來要比較的必然是中美兩國。對於中國將超越美國,似乎專家們分歧不大,倒是在時間表上爭論較多。中國可以實現這一超越,從十年到二十年,各種判斷都有。問題是,經濟學家對這一超越要比中國對日本的超越明顯感到不安。不少人提出,按照一般的演算法,中國要超越美國,中國GDP要比現在提高三倍,人均GDP要從現在相當於美國的十一分之一提高到四分之一。由此,中國經濟規模在全球的份額將大幅提高。這些專家推斷到此,應該說都沒有甚麼問題,問題是推斷並不是到此為止,他們還說,「這不僅意味着世界財富的大轉移,而且意味着世界環境的大變化和地球承載能力的大挑戰」。美國財政部前官員斯瓦格爾則說:「中國時常不願意履行自己作為一個世界經濟大國本來應該履行的全球義務。中國在世界上應當發揮怎樣的作用不僅是中國面臨的一個挑戰,也是世界面臨的一個挑戰。」

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筆者想,解讀這些推斷可聞到的味道是,第一,中國超美,即意味世界的財富向中國集中;第二,中國超美,即意味中國佔有世界更多的資源,由此會引發地球承載能力的問題;第三,中國超美,即意味世界在排碳變暖上受到更大挑戰;第四,中國超美,是否會分擔美國原來的世界員警的任務?

顯而易見,這種新「中國威脅論」有更大的挑撥性,容易引起世界各國的不安和不滿。因此,海內外的中國人應向世界說清楚,中國發展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展一樣,不是地球上的「零和遊戲」,不是中國好其他國家就壞,中國不會獨霸資源,也從不侵佔他國利益,相反,一直追求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古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