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大地:孔子站起來 誰會倒下去

北京國家博物館前最近豎起一座孔子雕像,海內外眾說紛紜,有人說內地當局重返中華文化正道,重建中國核心價值體系;有人說這是當局摒除階級鬥爭理念,發出政治改良的訊號;還有人說中共的理論體系已走向自相矛盾的窮途末路,國家面臨春秋戰國式的大潰亂。

推動儒學 冷卻毛熱

中共建政後,天安門廣場一直富有重要的政治意味,擺誰的圖像、立誰的雕像都有政治含義。今次孔子像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並與毛澤東像遙遙相對,實在是耐人尋味。這其實與之前電影《孔子》大受推崇、孔子學院全世界開花一脈相承,是當局期望打出尊儒重孔的旗號,通過推動儒家文化的再次興起來冷卻民間日益升溫的毛澤東熱,用孔子為代表的三千年歷史來淡化甚至否定可歌可泣的中國現代革命史,以達到所謂的和諧社會。

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張君權神授,強調中庸之道,君子之爭,放棄反抗。孔子這套學術,實際上是愚民學說,非常符合掌權者的統治。在經歷了孔子周遊列國的漂泊和落魄,經歷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悲慘,孔子的儒家學說在漢武帝強化皇權為核心的封建大一統制度的建設過程中,一飛沖天,依附於封建皇權制度而歷經二千多年風雨不倒。如今,孔子學說又借屍還魂,成為當局手中的思想武器。

縱觀歷朝歷代,儒學多在國運昌盛時興起,而在即將滅亡時達到頂峰。如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直至西漢末年楊雄將儒學推至一時的巔峰。而東漢末年的鄭玄,唐朝後期的韓愈、柳宗元,明朝末年的黃宗羲、顧炎武,清朝末年的康有為,個個可稱為一代鴻儒。至於屢受外族欺負的宋朝,產生的儒學家也最多,將儒學的地位推上了歷史的頂點,結果民不敢爭,國不敢鬥,百姓淪為亡國奴。

儒學維護的是表面平靜,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有了等級制度,就會有剝削和壓迫,而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統治者用儒學孔教來追求和諧,相當於捨本逐末、緣木求魚。這一點,毛澤東當年就看得很明白,提出要批倒批臭孔老二,並有先見之明地提出,如果共產黨重新請回孔子,那就說明「共產黨快完蛋了」。如今毛澤東尚未入土為安,孔夫子又捲土重來,中共的黨綱是否要作重大修改,將儒家思想寫入其中呢?

孔學登峰 百姓悲慘

孔子站起來了,就必然有人要跪下去。歷史上孔子站姿最高的時代,也是老百姓最悲慘的時代。

有人說,孔子重回政治中樞,只是一個障眼法,最終目的是為了請自由女神到中國,讓「普世價值」在神州大地永放光芒。是否如此,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