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富二代」與朝廷各得其所

習近平最近在會見香港一個商會代表團時說,要繼續加強商會的「自身建設」,大力培養年輕一代愛國愛港人才,使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經過二十多年的過渡期和回歸期,香港各類商會及社團早已紛紛「愛國愛港」。過往,在英國人統治下,香江商會和社團「親英」者居多,只有一些「左派」商會、社團「愛國」。這也難怪,商人和社團都是現實的,古有名訓「富不和官鬥」,誰掌權就依附誰,不能和掌權者的「對立面」站在一起。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宣布一九九七年「鐵定收回香港」後,各商會和社團中人就起了變化,不相信北京的、害怕朝廷的,紛紛移民,遠走他鄉,他們無法接受九七年後北京定義的「愛國愛港」。

多少年來,商會和社團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兵」,九七後要繼續存在,就要「識時務」,這對最善於「見風轉舵」的各商會、社團而言沒有困難。這個轉變,大多數商會、社團九七年回歸前已完成。

這種「利益驅動」下的「愛國愛港」,朝廷當然十分明白,且把他們視為「維護香港穩定」的重要力量;回歸後,他們和朝廷也愈靠愈緊。這類商會和社團不像政黨,他們很有「家庭」味道,不但要把「家族生意」傳下去,而且要把「家族政治關係」傳下去。因此,這些年我們看到「富二代」紛紛進入一些商會和社團的「上層」,開始在朝廷面前行走,建立關係,於是他們成了「新一代愛國愛港人才」,他們和朝廷各得其所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