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保劣評多 硬銷不如早收檔

港府推銷自願醫保,最大的賣點就是為參與者提供合共五百億元資助。不過,投保者是否真的能夠受惠,目前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自願醫保計劃的最大受惠者必定是保險業。

自願醫保諮詢剛剛結束,截至上星期當局只收到約二百份意見書,反應頗為冷淡。保險界開天索價,指當局聲稱可將自願醫保的經紀佣金及行政費壓低至保費一成以下「不切實際」,認為有關費用的合理水平應為兩成,一成半是底線。以此推算,即使未計市民的投保費用,政府提供的五百億元資助中的約一百億元注定成為保險公司囊中之物,相當於關愛基金總額,不可謂不驚人。

保險業界率先受惠,市民又可以得到多少好處呢?即使得到政府資助,自願醫保的保費依然相當昂貴,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每年需要支付五千多元,長期病患者更加動輒超過萬元,卻只能享用私家醫院的最基本服務,一旦賠償金額不足,還要再掏腰包支付墊底費,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自從港府推出自願醫保以來,社會上的批評聲音不絕於耳,被指是一場「政府出豉油,市民出雞」的天仙局。早前有民調顯示,七成市民擔心自願醫保保費將不斷上升至無法接受的水平,認為政府應該將預留的五百億元直接用於提升公營醫療質素。此外,七成七長期病患者表明不會參加自願醫保計劃,其中七成不信政府能規管私營保險及醫療市場,八成批評方案並不全面。

最難堪的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的調查顯示,連私家醫生也拒絕支持自願醫保。協會一針見血指出,當局的自願醫保計劃並不可行,因為私家醫院的手術室及床位有限,目前已供不應求,而自願醫保將大量病人驅往私院,可能令情況急劇惡化,除了延長輪候時間,更會令醫療質素普遍下降。

自願醫保成本高昂,問題多多,當局依然一意孤行,其中一個理由是同類制度在其他國家不乏先例。其實,香港的情況與外國迥然不同,本港公共醫療的最大問題不是經費不足,而是架構臃腫、資源錯配,當局不想辦法改革,卻千方百計引入融資方案,企圖將病人趕往私家醫院,可謂本末倒置。

正所謂,橘越淮而為枳。以新加坡的公積金為例,由於星洲政府自行管理,設有保證回報,所以相關制度在當地行之有年,成效甚佳。反觀香港十年前引入強積金制度,卻將供款交予私人機構管理,以致管理費用過於昂貴,大幅蠶食打工仔的供款,更甚的是一旦承保人清盤,市民的畢生積蓄隨時化為烏有,所謂保障不知從何談起。

不怕不識貨,最怕貨比貨。港星公積金制度構思相似,成效卻有天淵之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加坡政府有魄力,有承擔,真心為市民着想;而港府推行強積金制度,不過是為了推卸責任,強積金如是,自願醫保亦如是。事實證明,自願醫保不得人心,港府與其再花時間硬銷方案,倒不如集中精力改善公營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