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筆錚錚:「積極評價」之乖張怪異

曾蔭權不久前到北京述職,中央領導人對特區政府過去一年的施政給予「積極評價」,曾蔭權立刻臉上「貼了金」,以為朝廷對他「評價很高」也,出來見記者時,喜上眉梢,神氣活現。

對於曾蔭權這樣的反應,大家早已司空見慣,都知道曾蔭權從來就是一個喜怒哀樂形於色的人,特別是自以為遇到了甚麼「好事」,必舉止輕佻,用東北話說,叫「得瑟」。其實,早有輿情指出,在朝廷對一方大吏、政府施政評價的政治字典裏,「積極評價」只屬「中等略高」,比「合格」略好一點點,並沒有多少讚揚的意思,根本不值得曾蔭權那麼高興和洋洋得意。

朝廷之所以對香江府衙過去一年的工作給予「積極評價」,據云是因為二○一二年政改方案獲得通過。其實,這個方案獲得通過,最重要的因素是朝廷在最後關頭向反對派作了讓步,和曾蔭權「積極推動政改」沒有甚麼關係,曾蔭權對此未建尺寸之功。恰恰相反,在政改一役中,曾蔭權表現拙劣,從變相暗中鼓勵反對派玩「公投」到和余大狀「辯論」,再到各區大做「起錨」騷,舉止乖張怪異,民望也一直下滑,其拙劣表現令朝廷政治上十分被動。與此同時,他還向朝廷施加種種壓力:「心戰室」到處散布若政改不通過,香江就要「生亂」,管治就要「陷入危機」云云。

在此背景下,朝廷糊塗,突然轉向,喪失一貫之原則立場,令自家之誠信、威信在香江子民面前盡失,此曾蔭權獲「積極評價」之由來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