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民調:小部門欠警覺惰性更重

【本報訊】運輸署及水務署被轟處事因循及懶理問題,有學者及智囊組織批評兩署的陋習長期存在於政府不同部門,因部門沒有因應市民對政府期望愈來愈高,而改善官僚作風,又警告這種拖拉態度會令施政亂局愈來愈嚴重,加深社會怨氣,亦令市民感政府施政無能,「搞乜嘢都搞好耐」。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運輸署及水務署的因循及拖拉態度,長期存在於政府不同部門。尤其水務署等不在暴風眼中央的小部門,因為面對政治壓力比較小,「特別容易出現呢啲情況」,結果政府自己都忽視自己的工作。

政府領導能力低

鍾又稱,政府面對很多迫切議程都沒處理,小問題更加不會仔細研究改善,亦與政府的領導能力不足有關,加上政府警覺性低,「成日以為小問題未變大問題,仲未爆,可以拖吓先。」

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指出,運輸署監管小巴安全問題進度停滯不前,凸顯政府部門處事往往不願意主動多走一步,如沒有向司機提供安裝限速器或黑盒設備的誘因,「令事情拖咁耐都無突破。」

近年發生多宗調亂水錶事件,洪亦相信只屬冰山一角,「自己亦經常收到居民懷疑調亂水錶投訴」,他批評當局一直漠視問題,無積極改善,往往是「有人投訴先做嘢」,又指水務署重鋪水管工程亦是拖拖拉拉,部門之間沒有協調,以致工程「做吓停吓」,延期竣工情況嚴重。

洪批評部門拖拉態度令施政亂局愈來愈嚴重,為市民帶來不便,更加深社會怨氣,市民感到政府施政無能,「做乜嘢都得個拖字,搞好耐都搞唔好,相當擾民」。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