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角度:機電署懶監管村屋遍布「氣彈」

SUN角度:機電署懶監管村屋遍布「氣彈」

【SUN角度小組記者彭俊榮報道】石油氣是很多村屋及舊樓單位的煮食燃料,但自日前接連發生兩宗村屋石油氣爆炸意外後,使用石油氣的安全問題再引起關注。本報日前巡查全港多條村,發現不少村屋在處理石油氣方面違反安全守則,如將石油氣瓶放置在室外公眾容易接觸到的地方,還以膠喉接駁到室內的石油氣爐。專家指任由石油氣瓶及膠喉暴曬,會導致氣體洩漏。不過,機電工程署被批評缺乏監管及極少檢控,以致公眾輕視了問題的重要性。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認為當局掩耳盜鈴,要求機電署立即加強執法及公眾教育。

全港約有六十四萬個家庭使用石油氣煮食,不少是居於村屋的居民,但相關意外頻生,由○八年至今年十一月間,全港共發生一百零二宗涉及石油氣的事故,釀成一死三十二傷,而在近日,大埔及元朗兩間村屋九日內連環發生石油氣爆炸,造成三人受傷,其中一名老婦更被嚴重燒傷,恐有毀容之虞。

意外成因雖多,主要可分兩類,第一是喉管老化導致氣體洩漏,第二是錯誤使用或存放石油氣。雖然機電工程署在氣體安全須知中,已列出安全存放及使用石油氣的標準,如室外儲存石油氣的地方應有穩固的圍欄和簷篷保護,不應隨意擺放在能遭他人破壞的地方;若石油氣須連接入屋內使用,則應採用金屬喉管接駁石油氣瓶及使用點,喉管長度不可超過兩米。

日曬雨淋氣瓶殘舊

不過,本報近日巡查多條村,都發現不少村屋居民擺放或使用石油氣的方式,違反機電工程署的安全標準,等同布下致命陷阱。如在荔枝角九華徑村,不少居民將石油氣瓶放置屋外,但用來接駁石油氣瓶到屋內的喉管,並非堅硬金屬喉,而是容易破損的膠喉。而在大埔圍頭村也發現,放置在屋外的石油氣瓶,不但「無遮無掩」,其他人亦能輕易觸及,部分石油氣瓶更疑因受日曬雨淋而變得非常殘舊,恐構成危險。至於大埔的詹屋村、沙田下禾輋村及油塘茶果嶺村,居民則將石油氣瓶放置屋內。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表示,把石油氣放置於無遮擋的室外地方,瓶身容易生銹,加速老化,可導致石油氣洩漏。他強調,石油氣瓶被猛烈陽光長時間照射,瓶內的石油氣會受熱膨脹,令壓力急升,有爆炸危險。用膠喉取代金屬喉的做法,亦屬明顯錯誤,因膠喉經歷日曬雨淋後容易老化,變得鬆弛,增加氣體洩漏危險,不適合在戶外使用。

兩年僅四居民被控

市民處理石油氣不善,隨時引發致命意外,但機電工程署也未有做好把關工作,違規檢控數字一直偏低。該署發言人雖然表示,會定期派員到屋村進行氣體安全巡查及宣傳,亦會勸喻或檢控違規市民,但由○八年到今年十一月間,只有四名村屋居民因觸犯相關規例而被檢控,這數字與記者巡查時發現多個違規個案比較,明顯偏低。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認為,機電署檢控數字低,毫無阻嚇力,令市民忽視安全使用石油氣的重要。他表示,署方除要加強執法外,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公眾教育,例如透過零售商向市民傳達安全使用石油氣的方法,才能有效減少意外。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油塘茶果嶺村掛有橫額,提醒居民小心火警。 (吳啟偉攝)

元朗鳳降村去年發生石油氣爆炸,一名看更自行更換石油氣瓶時,疑不察覺石油氣洩漏,慘遭炸傷,送院後不治。 (資料圖片)

九華徑村民居多以木板鋅鐵等材料非法擴建,火災時有倒冧危機。 (資料圖片)

在大埔圍頭村,有石油氣瓶被放在公眾可以接觸的戶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