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知健:婦劏蟹染菌手指腫如腸仔

醫知健:婦劏蟹染菌手指腫如腸仔

【本報訊】海洋分支桿菌一般透過接觸海水或海產感染,本港部分樓宇的沖廁水為海水,故接觸沖廁水也有機會感染。該菌入侵身體後會無聲無息地破壞肌腱,嚴重感染更需要截肢。瑪麗醫院分析過去二十年的一百三十六宗感染海洋分支桿菌的嚴重個案,兩人須接受五次手術,才能完全清除壞死組織,另有一人須截肢,一人需要植皮。

瑪麗醫院手足外科部主任葉永玉表示,海洋分支桿菌生活在海水中,患者處理海產時感染,故多數在手指或手腕發炎。部分患者在手部腫起時,沒有痛楚感覺,一般家庭醫生不容易發覺,患者因得不到準確診治而延遲求醫。

35%手術後有後遺症

如患者肌腱的菌量多,肌腱滑膜受損,附近的軟組織也受破壞,需要做手術切除受破壞組織。葉永玉指最嚴重感染的患者,手背「腫到個波咁」,也有患者手和腳都有感染,多處出現腫痛和流膿。三成半病人在手術後仍有後遺症,例如關節僵硬和關節活動能力減少等。葉表示,患者手部在手術後容易變形,需要接受物理治療,她呼籲,市民處理海產或生肉時要戴上手套,若有傷口應妥善處理,以免感染該菌。

平日甚少下廚的黃女士今年中秋節(九月二十二日)煮蟹與家人共享,在處理蟹時被蟹鉗刺傷左手食指,她即時以清水洗傷口和將傷口的血水唧出,但手指在一周後開始腫痛,向兩名私家醫生求診後都沒有好轉,便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藥物治療仍無效。至十月中,她接受手術切除壞死組織,醫生初步相信她感染海洋分支桿菌。

黃女士稱,劏蟹時已用布包好蟹鉗,仍無法避免受傷。左手食指一度「腫到腸仔咁」,又「痛到瞓唔到」,甚至手指不活動都很痛。由於傷口太深,她在手術後留下一條長約四吋的疤痕,活動受影響,左手勉強可握拳頭,但需要用力的家務,如洗碗和拖地等已不能應付,只能輕輕掃地。

黃女士左手食指被蟹鉗刺傷,感染海洋分支桿菌後手指腫痛,手術傷口長達四吋。

海洋分支桿菌

葉永玉(右)為患者黃女士(左)檢查手術傷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