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目不清行政亂 直資監管須檢討

帳目不清行政亂 直資監管須檢討

審計署近日為直資學校「驗身」,結果不驗猶自可,一驗即揭發出帳目及行政方面的連串弊端:亂加學費、用儲備金買樓買股、收受供應商捐獻等不一而足,令人觸目驚心。

更不堪的是,出事的並非個別學校,在全港七十二間直資學校中,幾乎無一例外地出事。「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四成三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全面調查直資學校;兩成七則狠批直資學校行政混亂。

直資學校亂象叢生,不僅體現在涉事學校之多,也體現在時間跨度之長。有學校拖了九年還未按規定成立管治法團;有學校自○三/○四年度轉為直資後,至今年六月仍未提交學校發展計劃;亦有學校拖延與教育局簽訂租約達十年之久。凡此種種,皆顯示當局對直資學校監管長期缺位。

當局給予直資學校的經常性津貼超過二十四億元,但公帑是否用得其所,卻不能不令人質疑。事實上,直資學校的種種糊塗帳中最為人詬病的,正是那些涉嫌「亂使錢」及「亂收錢」的個案,舉其犖犖大者,有學校加學費時低估儲備、高估赤字,有的則沒按規定向家長提供學校財務資料,當局竟照批不誤。對此,上述民調顯示,四成二受訪者批評當局刻意縱容學校,三成三則直指學校財政運用欠透明度。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相當一部分學校無遵守學費收入一成撥作學費減免的規定。近年來,直資學校「貴族化」的現象早已引起廣泛關注,學費減免撥款不足,只會令問題進一步惡化。教育局早前承認,如果不是審計報告揭發,對有關情況仍然懵然不知,這不是失職又是甚麼?

正如有家長團體指出,直資學校一手收取學費,一手拿政府津貼,堪稱「左右逢源」,但部分學校年年加學費,財政透明度又不高,家長欠缺知情權,只能任人宰割。有學者批評,政府給予學校太大自由度,卻沒有做好規管工作,又無視學校運作透明度等問題,令政府及家長難以監管,最終種下禍根。的而且確,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當局監管到位,根本不會出現今日這種尾大不掉的亂局。可以說,直資學校問題積重難返,當局無監無管,形同幫兇。

對於被指把關不嚴,教育局局長孫明揚辯稱,當局「無牙力」糾正部分直資學校的違規情況,將監管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問題是,當局對於直資學校的種種違規行為,真的無計可施嗎?正如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指出,年前同為直資學校的英基學校及基督教臻美黃乾亨小學暨初中學校,相繼爆出醜聞,鬧得沸沸揚揚,有關學校最初亦抗拒政府介入,但當局一威脅停止撥款及直接派員進駐校董會,兩間學校立即「投降」,可見當局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港府推行直資計劃,原意是賦予學校較大彈性,令學校體制更多元化,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出發點無可厚非。然而發展至今天,在當局放任自流下,不少直資學校已儼然成為獨立王國,所謂多元辦學不知從何談起。當務之急,是就直資學校的運作模式、管理及監控等進行全面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