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註冊漏洞多 立法容易執法難

中藥註冊漏洞多 立法容易執法難

規管中成藥的《中醫藥條例》前日生效後,衞生署聲稱,連日來突擊巡查七間商戶,沒有發現違規情況。暫時沒有發現違規情況,是否表示當局規管成功呢?恐怕未必。

加強巡查藥房,切實保障市民健康,這是衞生署的份內事,不過,相對於全港數以千計的藥房,七間商戶未發現違規,並不能說明甚麼問題。如果當局據此認定新例效果顯著,未免言過其實。

註冊制能否有效規管中成藥,言之尚早,但由於當局宣傳不力,配套不足,製造了不少混亂,令市民無所適從,則是不爭的事實。法例規定,任何人管有未註冊中成藥,即屬違法,問題是,市民在家中儲有少量中成藥「看門口」,又或者外遊購買藥物送禮自用,豈不是隨時誤墮法網?

事實上,中成藥雖已實行註冊制度,但中成藥標籤條文要到明年十二月才生效,亦令消費者甚至業界感到混淆。衞生署單是前日就收到一百一十多個電話查詢,大部分關於標籤分類資料及自用藥物是否納入監管範圍,可見新例尚有許多灰色地帶,弄不好隨時添煩添亂,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衞生署共接獲一萬六千多宗中成藥的註冊申請,其中五千宗被拒,難保沒有藥廠將部分不獲註冊的藥物改頭換面,以「健康食品」或其他方式推出市面,以逃避規管,衞生署如何監管這些產品呢?還有,一些預先包裝的中藥,如果沒有列明療效、服用劑量及服法,可被視為中藥材原材料而不受新例限制,亦可能讓藥廠有空子可鑽,衞生署又有甚麼辦法對付呢?顯而易見,中成藥註冊制度漏洞多多,當局必須盡快堵塞,否則法例可能淪為一紙空文。

可以見到,中成藥亂象叢生,近年來事故不絕如縷。○六至○八年間,衞生署共接獲約二百宗懷疑服用中成藥出現不良反應的個案,包括多宗壯陽藥奪命事件,甚至連歷史悠久的老字號也照樣出事,這一切都是衞生當局長期監管不力、放任自流種下的惡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界批評當局倉促推出新例,要求當局設半年至一年緩衝期,讓業界有足夠時間處理未註冊的回收產品。而衞生署則聲稱,署方已於兩至五年前陸續發信通知被拒註冊中成藥的製造商,要求將藥物逐步落架,今年五至七月亦已通知藥商,有足夠時間令業界適應。雙方各執一詞。實際上,當局七年前已推出中成藥註冊制度,至今仍出現諸多亂象,可見當局在溝通方面做得不足。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立法規管中成藥,堵塞法例漏洞,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固然重要,但如果當局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法例再完善也是枉然。就以西藥來說,西藥註冊制度行之已久,但過期藥、發霉藥等醜聞還是不斷發生,部分事故甚至涉及符合GMP的大藥廠。

一言以蔽之,立法容易執法難,西藥也好,中成藥也好,都是治病救人的產品,人命關天,監管方面一點也不能馬虎!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