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香齋:五百年一遇考

爐香齋:五百年一遇考

內地中央氣象台發布颱風預警,預測強颱風鮎魚可能帶來「五百年一遇」的風暴潮,估計對廣州沿江地區帶來嚴重威脅云云。這些年來,奇災異難緊隨着人民幣高處未算高,由十年一遇到五十年一遇,不斷通貨膨脹起來。今年七月,吉林省水庫潰壩,多個鄉鎮、村落遭洪水沒頂,淹死了數十人;如此特大傷亡,當然跟豆腐渣工程沒有丁點關係,要追究責任,那是五百年一遇山洪做的好事。

問題是,為何但凡「一遇」,絕少會是「五百零一年」或「四百九十九年」,必定是不多不少的整數,比方說,今年廣東發大水,亦被官方定性為「五百年一遇」,到底這個五百年有甚麼學術根據?同文香桐仁兄博覽群書,對我國明代氣象史有深入研究,發現五百年前沒有水災,皇帝還要祈雨呢。

本欄不是史學專家,也許在某部史籍上曾經記載,一五一○年某月,有個天氣先生於菜市口架起講台,專業地指出按現時預測途徑,超級颱風相信會正面吹襲京城,但為了經濟考慮,臣民必須於狂風暴雨下繼續作業,否則梟首示眾。

五百年前明朝那些事兒,唯一比較靠譜的,就是出了一個喚作劉瑾的太監,此君貪得名留青史,更獲得老外權威傳媒肯定,列入千年來最富有的五十人之一。不幸地,皇帝小子有天看他不爽,就是在一五一○年下令將之處死。

如今內地貧富懸殊那麼嚴重,仇富情緒又如此高漲,要是能將暴發商賈推出受三千三百五十七刀,那才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五百年一遇。

白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