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0月09日(六)
本文重點
【本報訊】政府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目的是改善舊樓業主的居住環境,但有調查發現,即使已完成維修的舊樓,半數仍有滲水、牆身裂痕及石屎剝落等問題。團體批評當局為未有業主立案法團的舊樓進行維修時,往往只做門面工夫,內部問題置之不理,未能徹底解決舊樓失修問題。
民協今年六至七月訪問了二百七十九名九龍西區的舊樓業主。在有參與「樓宇更新大行動」的業主中,僅四成滿意現時的居住環境,比例與沒有參與計劃的業主相若。而即使樓宇已完成維修,仍有約四成三業主稱單位有滲水問題,約五成四指牆身有裂痕,近半指樓宇有石屎剝落令鋼筋外露。
頭痛醫頭草率了事
民協政務部副部長楊振宇稱,政府推行「樓宇更新大行動」,但只維修舊樓的外牆及水渠,是「頭痛醫頭」,做門面工夫,對天台僭建物及內部牆身等問題一概不理,即使有清拆天台僭建物,亦只馬虎了事,「有承建商替大廈拆卸天台屋後,未有理會滲漏問題,結果令頂層單位長期漏水。」他促請當局盡快作出改善,制訂全面的舊樓重建及維修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