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挖空心思為趕客 醫保有如天仙局

港府推銷醫療融資死心不息,第一輪諮詢觸礁後,當局改頭換面,包裝成自願醫療保險計劃,並於昨日起展開為期三個月的第二輪諮詢。

食物及衞生局聲稱,自願醫保計劃符合人人受保、終生保障、以年齡組別劃分保費、提供無索償保費折扣等十項要求,當局並會設立高風險分擔基金,設立索償仲裁機制等等。

儘管當局花盡心思,不惜以五百億元公帑利誘,將自願醫保包裝成「十全醫保」,但連食衞局局長周一嶽也不得不承認,上述計劃未必可令長期病患者受惠,只是針對性解決公私營醫療失衡的問題,期望透過新計劃令兩者的市場佔有比例由目前的九一比逐步調整為八二比。由此可見,為了將公院病人趕向私家醫院,當局可謂煞費苦心。

可惜,當局的如意算盤未必打得響。多年前,港府已提出公私營醫療協調合作概念,當時由於公營醫療急劇膨脹,私家醫院的使用率長期處於低位。然而時移勢易,隨着近年愈來愈多內地居民來港求醫,私家醫院病房入住率已近飽和,即使公立醫院趕客,私家醫院也未必可以照單全收。

私院需求激增,求過於供,收費上漲乃是意料中事。市民花錢購買保險,求醫時所得的賠償卻不足以支付私院收費,被迫再次自掏腰包為醫療費用包底,而所得到的卻只是私家醫院的第三等服務,隨時連公立醫院都不如,這豈不是得不償失?事實上,綜觀現時推行醫保的三十多個國家,大多出現醫療開支飆升、濫用嚴重的「醫療通脹」現象。自願醫保的客觀效果就是市民出雞、政府出豉油,合資為保險公司締造商機、為私家醫院提供生意。

更加令人憂慮的是,私家醫院為了應付急劇增長的需求,必然展開一場醫護人才爭奪戰,到頭來,私營醫療急劇膨脹,服務質素不見得會有所提升,公立醫院卻被迫面對更嚴峻的人手流失問題,令本已備受詬病的公共醫療質素進一步下降。

自願醫保概念複雜,說易行難,能否節省公共醫療開支尚是未知之數,所帶來的行政成本卻無法避免,極可能淪為強積金的翻版,市民供款隨時被高昂行政費及管理費所蠶食。

最荒謬的是,根據諮詢方案,長者及長期病患者不能享受七折保費優惠,而且保費也遠高於其他投保人,但賠償金額卻十分有限,投保首年不得索償,第二年及第三年的賠償比例亦分別只有兩成五和五成,很明顯,這不是保障病人,而是保障保險公司。

難怪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港府與其鼓勵高風險人士購買保險,不如鼓勵他們到公院求診更具成本效益。到底當局推行自願醫保是為了幫助病人,還是為了將他們踢出公立醫院,不言而喻。

挖空心思為趕客,醫保有如天仙局。我們始終不明白,既然自願醫保成本如此昂貴,爭議如此大,為何當局不能捨繁就簡、返璞歸真,索性將這筆錢拿來改善公共醫療?莫非當局為了省錢,竟不惜剝奪香港唯一全民共享的醫療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