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生意變福利 政府異想天開

該來的始終要來,幾經延宕的醫療改革第二階段諮詢文件昨日正式公布,建議引入自願參與的醫療保險制度,擴大私營醫療體系服務,減輕目前公共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說「正式」公布,皆因當局分段放風,近日親政府傳媒早已把有關醫保的內容披露得七七八八,測試民情反應,再由主責的食物及衞生局制訂連串消除各界對醫保疑慮的推銷策略。

概而言之,政府推動醫療改革的如意算盤,是把有較大能力承擔醫療費用的市民(主要是中產),透過公帑有限度津貼的自願醫療保險計劃,推向私營醫療系統。食衞局局長周一鑊不諱言,實施自願醫保之後,可以讓公共醫療集中提供重點服務,照顧低收入人士、長者、長期病患及弱勢社群。雖然周一鑊再三強調,政府今後對公共醫療資源的投入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但公共醫療服務全民的優良傳統,將告此情不再,日後在醫療苦海掙扎、無法上岸的將是被推向自願醫保使用私營醫療服務的中產一族。

政府一廂情願寄望保險業與私營醫療系統為過度負荷的公共醫療服務解困,想法天真幼稚,混淆問題本質。一向以來,公共醫療服務被視為基本社會保障服務的一環,屬於社會福利。保險業與私營醫療系統同是一盤生意,以追求利潤為目標,很現實的說,保險業不會做蝕本生意,私家醫院也不是善堂,必定是門兒八字開,沒錢勿進來。政府軟硬兼施強迫保險業賺少啲承擔自願醫保,保險業今日虛與委蛇接受,日後必定會透過形形色色的手法,減少賠償、提高保費、增加利潤。管理費過高,投資回報偏低的強積金計劃就是證明,市民的供款,早已成為金融機構不斷貪婪的盈利。

私營醫療系統收費透明度一向極低,而且名目繁多,政府異想天開以明碼實價的套餐收費,限制私院漫天索價,避免醫保成為提款機。事實上,就算他日私院願意引入醫療套餐收費,只要醫保賠償設有上限,罹患重症進入私院治療的市民,病情稍有差池,留醫需時,用盡醫保上限,勢必自掏腰包贖身。對於財力有限,以為參與醫保即可萬無一失的中產階層,光是應付醫保上限以外的私院額外醫療費用,可能已耗盡積蓄,最後被迫轉回公營醫療系統接受治療,類似例子,在目前的公私營醫療也屢見不鮮,遑論日後有醫保,可以住私院的誘惑,足以令一眾中產階層一失足成千古恨。

政府不遺餘力打造私營醫療服務為六大優勢產業之一,私院的服務對象,日趨面向內地和海外的旅遊醫療旅客,加上本地有能力的市民,基本上已佔用了大部分私院服務,就算未來再擴展,私營醫療系統可以應付循醫保進入市場的龐大新增需求嗎?到時,會否出現私院的三等病床服務還不如公院呢?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