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如刀集:運動會與凝聚力

辦亞運有甚麼社會意義?按官方說法,一則推動本地體育發展,二則加強社會凝聚力。過去辦亞運最多的城市是曼谷,先後辦了四屆,最近一屆在九八年,今日泰國的體育實力如何,大家心裏有數;至於說凝聚力,近年又是「紅衫軍」,又是「黃衫軍」,雙方始終未凝聚起來,別忘了年初港府還向泰國發出黑色旅遊警示!

今年正好是亞運年,年底就在廣州舉行,籌備工作如火如荼,看來一切順利,但年中為了電視轉播使用的語言問題,廣州人猛然醒覺,原來辦一次亞運便要殺一次方言,走向國際的代價便是丟掉地方的文化,於是發起了一場轟烈的方言保衞戰,當然最後還是官方的穩定壓倒一切。

今年也是英聯邦運動會年,即將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但上月有關運動會的基建設施、交通配套等統統仍未就緒,加上環境衞生堪虞,不少一級運動員已表明不會出席。新德里貧富混雜,是貧民窟建在市中心的典型,辦運動會只會向國際凸顯貧富懸殊,各階層市民不獨反對,更揚言在運動會期間出走。

港府的申亞諮詢,由始至今只有民政事務局獨撐大局,申亞議題在政府內部先已無力凝聚,也就難怪別人說這個諮詢只是凝聚市民一起反對。

辦大型運動會就能加強社會凝聚力,明顯是想當然。順利舉辦運動會,就像請客吃飯,客人來了吃得高興,不過是主人家覺得有面;但埋單結帳,花費遠超預期,主人家內裏的不高興多的是。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