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公僕靈魂之死

房屋署公僕懶於處理公屋富戶,反以鐵腕迫遷弱勢住戶,逼到新移民寡婦與兒女流落街頭。

以小見大,房屋署的倒行逆施,反映港府喪失施政理想,公務員的基本價值觀及同情心亦隨之泯滅。在上述個案中,主事者本可酌情處理。規矩是死的,人是生的,既有制度為公務員提供酌情權,就是為他們提供「走盞」空間,履行以民為本,必要時將市民的實際需要凌駕規章之上。反之,當公僕們紛紛放下酌情權不用,則反映他們因循苟且,只肯跟循規條,不願承擔責任,成為一具具無靈魂的行屍走肉。

無靈魂的公僕,置入官僚制的死水。活人無承擔,制度有要求,加諸資源上的限制,一眾公僕在此中尋求「折衷之道」,衍生一系列反常理甚至反正義的現象,房署驅逐孤兒寡婦只是冰山一角,類似的例子多如牛毛。譬如社署拒向九旬病者發放傷殘津貼,卻資助三十多歲綜援漢購買名牌眼鏡;食署對前高官單位滲水玩殘樓下住客無可奈何,卻動用十幾人拘捕擺地攤的老婦……凡此種種,有哪一項不是欺善怕惡?

回顧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香港的前宗主國英國,知識分子紛對香港管治提出尖銳批判及反思,此等反思付諸實行,化為港督麥理浩任內的建屋計劃、免費教育、綜援制度、廉政公署,為香港人帶來吏治清明、社會祥和的七、八十年代。港府是時候埋首反省,為何殖民政府做得到的,港人治港反而做不到?公務員為甚麼會變得這麼冷漠無情?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