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與其好大喜功 不如多辦實事

港府計劃申辦二○二三年亞運會,引起市民強烈反彈。儘管高官輪番推銷舉辦亞運的好處,但仍然無法令人信服,尤其是舉辦亞運預料耗資高達四百五十億元,而門票及其他收入合計只有十幾億元,被抨為勞民傷財。

事實擺在眼前,辦亞運肯定大蝕,難怪民意幾乎一面倒反對。「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六成三受訪者反對申亞,贊成的只有兩成一。

事實上,四百五十億元只是當局初步估計的數字,並未將通脹及工程超支等因素計算在內,最終埋單可能遠不止此。環顧近年各項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不論是雅典奧運、北京奧運,還是即將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英聯邦運動會,均出現嚴重超支情況;至於廣州亞運會,估計總投資額亦高達二千億元人民幣。港府四百多億元的估價,其中三百億用於興建場館,未免過於樂觀。正如民調顯示,近四成受訪市民批評辦亞運物非所值,兩成四人則擔心政府低估成本。

亞運勞民傷財,這是社會的共識,港府主事官員也只能避重就輕,強調投資亞運並非一盤生意,相反主辦亞運能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推動本港體育發展以至增強社會凝聚力等無形好處。

當局將舉辦亞運吹得天花亂墜,可惜完全沒有說服力。眾所周知,亞運會的國際關注度遠遠不能與世界盃及奧運會等頂級體壇盛事相提並論,對提升香港國際形象有多大效益,不問可知。

上述民調顯示,兩成三市民批評港府藉舉辦亞運大搞形象工程,自尋煩惱;一成六人更直斥當局好大喜功。如果本港的確具備主辦大型體育項目的能力倒也罷了,問題是港府舉辦東亞運尚且力不從心,售票混亂、場館爛尾等亂象層出不窮,若是勉為其難舉辦規模更大的亞運會,到頭來可能弄巧反拙,為港爭光不成,反而出乖露醜,鬧出更多國際笑話。

當局聲稱藉舉辦亞運推動體育發展及全民運動,但事實恰恰相反。沒錯,當局為東亞運興建了不少比賽場館,但之後疏於管理,其中BMX小輪車賽場租予私人團體,以致不少單車發燒友不得其門而入。再以大球場為例,去年僅舉辦四十項活動,大部分時間「養蚊」,亞運會所需運動場館遠多於東亞運,誰能保證最後不會淪為大白象?

要發展本港體育,與其不惜工本舉辦亞運,倒不如好鋼用在刀刃上,投放更多資源培養本地運動員。港府對發展體育一向不熱心,對運動員的支援更是講多過做,口惠實不至,今次如此積極申辦亞運,實在很難不令人質疑是頭腦發熱的舉動。

上述民調顯示,三成八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將資源直接投放在體育事業;至於主辦亞運能否提升港人健康及全民運動,三成六受訪者指推動體育應有長遠政策,三成更質疑單靠辦亞運難做到體育普及化。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本港當前面對的民生問題千頭萬緒,無論是扶貧、教育、醫療、安老問題等,都是當務之急,當局與其豪花數百億元大搞政績工程,倒不如腳踏實地,為市民多辦幾件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