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侯:香港應申辦二0N屆奧運

打從上周發表申辦二○二三年亞運會諮詢文件那一天起,特區政府嘴裏說最終是否申辦亞運視乎民意決定,實際上已靠邊站,變身為捍衞申辦亞運的一方。面對多日來各方反對意見此起彼落,民政事務局傾力反駁。傳媒報道辦亞運須動用四百多億元公帑,民政局立即發聲明澄清,其中三百零一億元屬於未來十年投放興建體育設施的經常性開支,生怕四百多億元的數字太嚇人。

既然早早選擇站在支持申亞一方,抑制反對聲音的文宣當然步步升級,建制派動員指日可待,主責申亞工程的德成局長的論述日見「精彩」,由辦亞運提升全民體育質素,到日前在局長隨筆中聲言,舉行大型綜合運動會是全面提升城市的辦法之一,倫敦將會主辦二○一二年奧運,芝加哥、東京也爭辦二○一六年奧運,反駁香港已超越了發展中地區,不值得申辦國際運動會的說法。

德成局長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政圈中人說,循着德成局長說法的路徑倚靠,香港不應申辦二○二三年亞運,要有大志,應該申辦二○二四年或以後的奧運會才對。反正都要花費公帑,與其蝕硬一百幾十億元辦亞運的資本開支,不如「玩鋪勁」申辦奧運。想想看,奧運與亞運,哪一個含金量高呀?計計數,史上沒有幾個亞運會可以封蝕本門,遑論賺錢,奧運變錢途卻有先例,只要不辦好大喜功的「華麗」奧運,這盤生意必定有得做。

再者,就算辦奧運注定蝕本收場,所帶來的無形得益:德成局長口中的城市提升,豈是亞運可以比擬?一個是全球盛事、一個只是洲際運動會,反正都要「勞民傷財」,不如去盡,肯定可以讓香港透過辦奧運,躋身倫敦、紐約的頂級國際城市行列。

德成局長在他的局長隨筆中指出,截至本年六月,有三十二名香港運動員在十個體育項目打入世界前二十名,社會有能力支持普及體育,支持有潛質的市民追求自己的夢想,為香港人爭取光榮。政圈中人說,主辦奧運,必定可以激發香港運動員衝出亞洲,摘下世界級的運動項目桂冠,重溫上世紀一九九六年「風之后」李麗珊創造歷史、勇奪奧運風帆金牌的美夢呢!

政圈中人又認為,申奧工程當然比申亞艱巨得多,現屆特區政府可成立專責辦公室,每年編列預算展開前期籌備工作,以後每屆政府均以申辦奧運為施政最優先次序之一,起到長期凝聚港人團結作用;至於口號嘛,翻炒「香港一定得」就可。香港申奧,是時候「起錨」了,到了二○N屆,香港一定得!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