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今夜香江舞火龍 明月明年何處看

昨晚中秋夜,雖然雲遮霧罩,細雨綿綿,但仍不減市民雅興。一年一度的大坑舞火龍活動照樣舉行,為這個月亮時隱時現的中秋節增加了幾分絢麗,平添了幾分熱鬧。

一如往年,大坑火龍由前晚起連舞三日,因應該項活動有望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的維園綵燈會設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火龍亦首度衝出大坑,舞入維園,吸引大批市民及旅客觀看,熱鬧非凡。火龍主辦團體大受鼓舞,冀盼火龍飛往國際,讓全世界認識香港文化。

另一邊廂,薄扶林村昨晚亦舉行舞火龍活動,適逢該村中秋舞火龍一百周年,村民製了一條長達二百四十多呎的火龍,為歷來最大火龍,主辦團體擬申請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就在薄扶林火龍創出世界紀錄、大坑舞火龍申遺在望的同時,這項有悠久歷史的活動卻面臨失傳危機。難怪有人慨嘆:今夜香江舞火龍,明月明年何處看?

統籌大坑舞火龍超過三十年的火龍總指揮反映,該項活動之所以面臨失傳,政府難辭其咎。一直以來,舞火龍僅由大坑福利會獨力支撐,港府在財力、人力、物力、宣傳等方面的支援都是聊勝於無。時移世易,由於大坑男丁漸少,現時極缺新人加入紮龍,亦面臨舞火龍樁腳男丁不足的困境,福利會只好自行救亡,除了招攬區內學校的男丁參與,亦計劃打破一百多年的傳統,讓女生當樁腳舞火龍。對此,港府一直袖手旁觀,只懂得將舞火龍申列遺產名錄,可謂名副其實的葉公好龍。人們不能不擔心,一旦絕技失傳,舞火龍隨時變成「無火龍」。

事實上,港府保育本土文化口惠而實不至,一向為人詬病,大坑舞火龍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有保育人士指出,香港至今仍保留不少華南風俗,例如圍村打醮及天后誕等,但港府只懂得申遺、攞彩,從來沒有部門專責統籌教育及協助工作,坐視主辦團體在資源不足下自生自滅。更不堪的是,當局○六年已提出編製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卻拖到去年才展開普查,最快還要等到二○一二年才完成有關工作,拖拖拉拉之際,不知又有多少傳統文化逐漸消失。

與港府無所作為形成強烈對比的是,不少民間團體為了保存本土特色文化及傳統活動,靈活變通,出錢出力。專賣仿真首飾的八十四年老店「老實公司朱義盛」不敵時代變遷,即將結業,有民間組織協助朱義盛轉往網上經營,讓這家本港獨一無二的老字號得以延續生命,也讓年輕一代有機會認識這些老店的歷史文化。看到民間保護本土文化的熱情,港府官員可有感到羞愧?

有人說,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社會是沒有希望的,一個丟失傳統文化的社會是沒有明天的。在時代轉變的洪流中,傳統文化很容易被湮沒,保育行動必須坐言起行,不能紙上談兵。否則,萬一有百年歷史的舞火龍失傳,萬一本土傳統文化消失殆盡,港府不但愧對歷史,也愧對後人。

Money18 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