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教師應享鐵飯碗?

香港進入「少子化」年代,適齡學童年年銳減,為免殺校危機蔓延至中學,教育界竭力爭取中學推行小班教學,時云提升教育水平,時云保留弱勢學校,理由一大堆,說得冠冕堂皇,究其實,無非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教席。

教育之目的在於作育英才,任何轉變都應該以學生利益為本。真正意義上的小班教學,不是減少每班學生人數這麼簡單,還須校舍、設備、師資等各方面的配套。其他不贅,單看每年基準試慘不忍睹的合格率,香港的整體師資便遠遠未能達標,無論是否推行小班教學,都要先行淘汰劣質教師。

香港的教育界猶如一潭死水,教師良莠不齊,不理好醜,悉可高枕無憂,久而久之,教育經費愈來愈多,學生們卻無法享用等值的優質教育,民眾對教育界的觀感也愈來愈差,這不僅是對劣質教師的姑息,更是對好教師、納稅人及學生的極大不公。面對生源驟減,教育局的當務之急不是緩減殺校,而是為教師設立客觀、恒常的考核及淘汰機制,為教育界清除瘀血,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先殺校,再開班」,差的老師應炒就炒,差的學校該殺便殺,繼而鼓勵好的學校盡量多開班,重新吸納被殺學校的好老師,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學生為本」。

正如不少家長提出,中學殺校勢在必行,當局應該趁機淘汰辦學較差的中學和不思進取的老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既然各行各業都要奮發求存,納稅人有甚麼義務為教師提供鐵飯碗?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