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09月16日(四)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24小時瀏覽記錄
【本報訊】震驚全城的「8.23馬尼拉挾持人質慘案」發生之後,醫院管理局即時派出六人醫療支援隊趕赴馬尼拉協助,這支曾參與南亞海嘯及四川地震救災工作的「先鋒部隊」,成員大都是見慣生死的醫護人員,不過,面對今次多名港人死傷、多個家庭一夜間破碎,隊員情緒亦難免受牽動。全程陪伴死傷者家屬的醫管局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鄺羅淑兒坦言,回港後仍然不時憶起家屬的悲慟情景,稍後會安排各隊員傾訴心中感受。
鄺羅淑兒憶述,趕赴馬尼拉當日,最難受的是抵達醫院後向家屬宣布死訊一刻。
幸存者失眠發噩夢
鄺羅淑兒表示,首批家屬認領遺體之後,當地警方表示需盡速辦理死亡證及其他手續,在三十至四十五分鐘內便會將遺體移送往警察總部,「嗰陣仲有家屬未知屋企人死訊!」她與同事惟有一面向當局爭取時間,一面安排各家庭陸續認屍。
「要好短時間內將死訊講畀唔同嘅家庭知,陪佢哋見死者最後一面。好多家屬都傷心得好緊要,不停問點解會搞成咁?點解係自己親人有事?呢個畫面係好頻密咁發生,嗰一刻真係好傷感。」幸好當地殮房人員十分配合,在家屬進入殮房前,會先為死者清洗面上血漬,並以白布覆蓋其他死難者遺體;亦讓部分家屬親自為死者清潔,盡量減輕家屬痛苦。
鄺羅淑兒指出,不少幸存者及家屬於事後無法入睡及發噩夢,故回港後翌日已開始約見不同家庭繼續輔導,「到今個星期輔導工作稍為放緩,先發現自己都有好多感受湧番出嚟,會突然想起家屬嘅痛苦……」她指,稍後亦會安排六名醫療支援隊成員面談,以疏導各人情緒。
重新體會護士天職
負責帶領醫療隊的東區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劉楚釗亦說,於馬尼拉期間需密切留意各隊員精神狀況,「一定要搞掂咗自己先,如果自己都有精神創傷,仲點幫人?」
首次參與境外救援工作的瑪麗醫院急症室資深護士黃熙締指,今次經歷讓她重新體會護士天職:「護士唔止提供醫療上嘅照顧,更重要係做到同行者,喺精神上畀家屬支援。」她在馬尼拉期間,不斷接獲同事打氣短訊,同時為她帶來莫大動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