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8/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營養標籤多誤導 兒童隨時墮陷阱

兒童食品警鐘長鳴。繼內地娃娃性早熟帶出奶粉含激素疑雲,英國又有報道指供兒童食用的穀物片,包裝上張貼的「建議攝取營養標籤」以成人標準作推算,兒童隨時因攝取過量營養而導致癡肥等健康問題。本報調查發現,本港剛生效的營養資料標籤制度,在建議營養攝取量方面同樣採用成人標準,兒童若照單全收,不僅不能吃得健康,反而可能吃出禍。

所謂「建議攝取營養標籤」,是指進食指定分量食物後,其供給的營養素佔每日所需的比例。由於成人每日所需的營養攝取量較高,兒童按照成人的分量長期進食,可能因攝取過量營養而影響健康。事實上,本港營養標籤制度,營養素的參考值同樣以成人每日標準的二千卡來推算,顯然有誤導成分。

本報從市面抽查多款受兒童歡迎的包裝食品發現,建議攝取營養標籤均以二千卡為計算單位,一款餅乾標示一次過進食四件,所攝取的總脂肪含量佔每日生活所需的百分之四,但由於兒童消耗量較小,進食同一分量所吸收的脂肪量遠高於本身所需。

隨着生活質素改善,近年來本港兒童過於肥胖的比例亦不斷上升,健康狀況令人憂慮。有兒科醫生指出,兒童營養過剩情況普遍,主要由於家長誤以為吸收愈多營養,對孩子愈有益。可以想像,如今有營養標籤制度,許多家長受到誤導,以致在不自覺下放任子女過量進食,攝取過量營養。

為解決有關問題,不少先進國家及地區早已為兒童提供另一套營養標籤,值得港府借鏡。例如澳洲及美國等專門為四歲以下兒童提供建議攝取營養標籤,按兒童每天所需來釐定合適的指標,消費者可透過比較攝取營養標籤選購較健康的食品。

相比之下,本港營養資料標籤制度在保障兒童健康方面明顯不足,尤其是現行標籤制度並不適用於三歲以下嬰兒食品。市面上不少外國製造的奶粉、糊仔及果汁等產品,均未附上中英文說明,以致家長連營養成分及含量、沖調方法等基本資料皆未能掌握。有醫生反映,不少家長購買外國品牌奶粉後,由於不清楚營養含量,在正餐外添加牛肉、魚肉等食物,結果孩子在雙重吸收的情況下超重。儘管各界多次要求當局將嬰兒食品納入營養資料標籤制度規管範圍,惟一直未獲正面回應。

最近內地有嬰孩懷疑飲用奶粉後出現性早熟,引起廣泛關注,雖然內地有關部門宣稱檢測顯示奶粉的雌激素含量屬安全範圍,但不少專家指出,兒童身體過早發育除了可能與奶粉有關,也可能與飲食習慣以至營養過剩有關。因此,不管是英國的「建議攝取營養標籤」誤導民眾,還是內地孩童性早熟事件,莫不反映兒童食品問題多多,當局不可等閒視之。

除了對兒童食品規管不足外,本港現行營養標籤制度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方說外國規定食品須標明纖維及膽固醇含量,有的則推行「紅綠燈」制度,以不同顏色標示高脂及高鹽食品,方便消費者選購健康食品,可見外國政府對市民健康是何等重視,反觀港府又是何等漫不經心。

有營養師形容,本港營養標籤制度只處於起步階段,比外國落後了十多年。民以食為天,民以食為憂,港府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營養標籤制度,才能避免消費者誤墮「標籤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