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烽火台:人口流動與就業問題

地球資源有限,人類欲望無窮,為解此窘,霍金主張移民外星,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呼籲人類改吃昆蟲,因為飼養一公斤昆蟲只需不足兩公斤植物,所排放的甲烷僅及家畜十分之一,大家勒緊肚皮將就將就,「肉危機」也就解決了。小生倒想反問一句,難道地球資源真的這麼緊絀?

專家的立論基礎,可以溯至十八世紀末,馬爾薩斯的《人口論》,說糧食產量僅以一、二、三、四的算術級數增加,人口卻以二、四、八、十六的幾何級數增加。長此以往,糧食必然供不應求,於是便出現戰爭、饑荒、瘟疫等罪惡,將人口調整至與糧食產量相符的水平。

然而二百多年下來,實情與馬氏論述大異其趣,隨着機器、化肥等新技術的普及,糧食亦以幾何級數增長,從根本上化解了糧食荒,反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生產所需人手愈來愈少,構成就業問題。由此視之,當下發達地區的失業率長期高企,癥結不在職位太少,而在人口太多。對此,「為民請命」的政客當然不會宣之於口,但「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伴隨科技發展,問題只會繼續惡化。

統計處估計,香港三十年後的人口將逼近九百萬人。但是,香港不像倫敦、紐約、東京等城市,可以吸引全國最有鬥心的年輕人湧入都會,成功者留下,失敗者回鄉另謀出路。香港人口沒有淘汰機制,意味人口構成良莠不齊,不是所有人都可投身知識型經濟。能否解開這個死結,是未來發展的成敗關鍵。

林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