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庫房財源廣進 如何還富於民

山頂地皮高價成交,賣地收益遠超預期,政府庫房猶如豬籠入水,預計全年財政將再次扭虧為盈。立法會各黨派紛紛指摘財政預算案再次估錯數,要求政府加推扶貧措施,還富於民。

議員的批評絕非無的放矢。前日拍賣的聶歌信山道地皮,成交價高達一百零四億元,創出歷來第三高價,本財政年度剛剛過了四個月,庫房的賣地及補地價收入已高達四百二十七億元,不但遠超預算案估計的全年三百四十一億元收入,亦比去年度全年賣地收入高出近一倍。據此推算,本年度的地價收入隨時高達上千億元,庫房極可能錄得數百億元盈餘,對比預算案的二百五十二億元赤字預算,簡直差天共地。

政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財政預算稍為保守本來無可厚非,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年年預算年年錯,而且一年比一年錯得離譜,實在很難不引起人們的質疑。財政預算案與現實相差十萬八千里,變得毫無參考價值,在此情況下,當局如何制訂財政政策?如何規劃經濟發展?如何推動改善民生?

更加令人懷疑的是,當局年年估錯數,到底是因為官員理財能力太差所致,還是故意出錯?正如人們一直所質疑,政府刻意低估財政盈餘,甚至將盈餘估成赤字,無非為了降低市民對政府派糖的預期,逃避扶貧紓困的責任。當局不厭其煩地高喊「狼來了」,反映他們敷衍塞責,得過且過,罔顧黎民疾苦,對經濟民生全無承擔。

其實,港府對黎民生計欠缺承擔,早已為人詬病。近年來,本港獨沽金融一味,過度依賴投資市場,令財富集中於小部分人手上,佔社會絕大多數的中下階層市民收入則不增反減。然而,面對與日俱增的貧窮人口、冠絕全球發達經濟體系的貧富懸殊指標,當局不但沒有主動向貧苦大眾伸出援手,甚至將貧富懸殊歸咎為「統計問題」,放出「收入低於綜援才算貧窮」的風涼話。政府無情,市民無助,基層市民的生活一日不如一日,尤其是在金融海嘯後,大部分打工仔的收入至今未見顯著改善,反要承受新一輪通脹的打擊。

令人慨嘆的是,政府賣地收入大增,升斗市民不但沒有任何得益,反而成為無辜的受害者。不難預料,豪宅地價愈拍愈高,除了推高豪宅價格外,亦必將帶動中小型住宅價格及租金上升,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增加市民的生活負擔。不少議員建議,當局應該主動將多出來的收入用於扶貧紓困,制訂長遠社福政策,包括落實全港跨區交通津貼,增加對老人院舍和精神病復康服務的資助等等,藉以緩和社會矛盾。

事實上,香港近年紛爭不斷,社會矛盾日益惡化,主要原因就在於財富分配不公。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政府再不設法改善現狀,社會矛盾只能繼續惡化下去,終有爆煲的一天。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我們認為,既然政府財政大幅改善,在官富民貧的環境下,還富於民乃是應有之義,開倉扶貧、改善民生,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再也不容當局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