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短打長擊:學術腐敗整頓不易

最近,汪暉「抄襲風波」與唐駿「假博士學歷」事件成為內地熱門話題,有學者認為中國要嚴厲打擊學術腐敗,真是談何容易!內地「精英」常被指缺乏倫理自覺,亦沒有西方紳士的公共精神。

學術上的浮誇時有所聞,即使真有點學問的,也常予人詬病。像國學大師文懷沙的諸多頭銜中,就有「新中國《楚辭》研究第一人」一項,學者王彬彬認為,這種說法本身就頗似江湖騙術,因為《楚辭》研究自古代至民國代不乏人。有人調侃:如果這樣的頭銜也能成立,豈不是「新中國咳嗽第一人」、「新中國吃飯噎死第一人」都能成為一種頭銜?

事實上,近年學術舞弊已成為中國的全國性公害。媒體指出,一些學術打假者試圖借助法律手段維護學術尊嚴,卻無功而返。像○六年,學者王天成起訴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葉中和他的學生戴激濤抄襲其著作,雖然原告王天成提交了大量抄襲證據,但法院仍然駁回其訴訟請求。學者批評,類似個案對中國的學術風氣形成了惡劣的導向作用。司法對學術不端進行明顯包庇,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則有恃無恐,整體的學術風氣底線失守。

再者,中國學術界常被指的另一宗罪,就是「不遵守國際慣例」。學術不獨立,學者和學術機構就沒有品格。任何分歧都以「陰謀論」去觀察,事實和邏輯且拋開一邊。學術舉報變成既可以護送真正的抄襲安全過關,也可能使抄襲的指摘成為潑污的手段。

如此亂象是災難性的。抄襲造假成風,彷彿都習慣了,要規範談何容易?

洪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