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大地:中國外交經濟牌屢戰屢敗

中國經濟實力近年來茁壯成長,中國外交亦大打經濟牌。但十幾年下來,外交經濟牌屢戰屢敗,經濟優勢並沒有轉化成外交優勢,反而處處授人以柄,當中問題值得深思。

資源豐富的澳洲因向中國提供原材料而獲得巨大利益,中國已是澳洲的最大貿易夥伴,但中國在澳洲的礦產投資屢受非難。其實,在澳洲外交關係優先順序上,排第一的仍是美國,中國的重要性更不如日本。澳洲外交部長史密斯最近表示,日本是澳洲僅次於美國、卻高於中國的外交政策優先對象。

經熱政冷 敲響警鐘

這種現象同樣發生在中韓、中日和中國與東盟各國之間。以中國與東盟關係為例,中國通過自由貿易協定,對東盟出口中國商品實行稅務優惠,中國成為東盟最重要的市場,但經濟上的緊密聯繫並沒有轉化成雙邊外交關係質的飛躍,在美國「重返亞洲」後,東盟各國紛紛倒向美國,與中國保持距離。這些國家從中國改革開放中受益巨大,獲得持續發展,但在地緣政治上仍對中國充滿戒心。經熱政冷的現象,給中國外交的經濟牌敲響了警鐘。

一直以來,中國外交決策層都有一個錯誤觀點,就是以為經濟上的相互依存,定然達到政治上的互信,財富的潤滑劑定能化解政治矛盾與衝突,故中國近年外交都是經濟先行,財富開道,有時甚至不惜讓利。如中國對歐美外交,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大規模團購和購買國債,國家領導人每次出訪美歐,動輒出手都是上百億美元的定單;美歐領導人訪華,中國也是奉上大額定單,讓他們滿載而歸。對於發展中國家,中國則主要採取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和開發援助方式。

如今看來,這些經濟牌最後都變成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中國每年大規模採購美國商品,購買千億美元計的美債,但這些真金白銀並沒有化解美國對中國的猜疑與戾氣,美國一手接中國禮物,一手掄起大棒敲打中國,無論逼人民幣升值還是軍事圍堵,都照做不誤。

在歐美各國看來,中國的經濟牌是糖衣炮彈,他們的對策是將糖衣吃掉,把炮彈打回,政經分開,雙軌運行,最終使中國賠了美元又受侮。而發展中國家的策略則是好處照拿,在一般問題上敷衍,在關鍵問題更唱對台戲,借重其他大國力量制衡中國。

形象窩囊 人見人欺

中國經濟牌之所以屢戰屢敗,關鍵是缺乏軍事力量作後盾,而且太重視所謂的「國際規則」,自我約束,強調國際道德高地。這方面中國應該學習美俄:美國軍力超強,想打誰就打誰,俄羅斯則是誰罵我我打誰,各國都知道這兩大國不好惹,也就不敢惹。中國歷來都是誰打我我罵誰,一副人見人欺的窩囊形象,自然難以獲得國際尊重。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