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知健:少女肝癌巨瘤當肚腩

本文重點
【本報訊】早期肝癌不痛不癢,直至觸摸到肚皮下有異物凸出時,病情已屬晚期。

現年二十一歲的聶同學當年是瑪麗醫院最年輕的原發性肝癌患者,她憶述三年前觸摸到肚皮下有腫塊,初時以為是肚腩或肌肉,但短短半年內肚皮脹大,體重由九十多磅暴跌至八十多磅才求診,驚悉肚內懷着二十五厘米大的巨型肝癌腫瘤,「去過其他醫院睇,話個瘤太大切唔到,得番三個月命。」後來她到瑪麗醫院求診,醫生認為腫瘤只在肝的右葉,沒有擴散到左葉及其他器官,可以切除。

術後需服營養品

四十四歲的陳先生同是巨型肝癌患者,本身是乙型肝炎帶菌者,今年五月確診肝癌,「自己摸到胃附近硬硬哋,以為是腹肌,過兩個月個肚愈來愈大,食嘢冇胃口,又嘔,就知有唔妥!」初期看醫生竟診斷為胃氣脹,再檢查始發現患肝癌,腫瘤更有三十厘米大,切除左肝再配合射頻消融,已清除九成腫瘤,再接受化療。

由於陳先生及聶小姐均切除了三分二個肝臟,故手術之後三個月,需要進食營養產品補充支鏈氨基酸,幫助肝臟製造凝血因子和蛋白質,令肝臟更易排毒,減低手術併發症及肝衰竭機會。

瑪麗醫院外科專科醫生吳國際稱,本港每年新增一千六百多宗肝癌新症,約有一半是超過五厘米的大型腫瘤,僅得三成機會可切除,呼籲市民定期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