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7/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補救措施不治本 宰客醜聞難杜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強迫內地旅客購物醜聞不絕如縷,繼懷疑激死內地旅客事件後,又發生惡導遊辱罵旅客醜聞,不僅被內地媒體廣泛報道,國家旅遊局日前更破天荒發出赴港旅遊服務警示,本港「宰客之都」惡名傳遍大江南北。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逾四成受訪者認為,如不改善本港旅遊業服務質素,再好的宣傳都將無補於事;兩成三受訪者更直指,醜聞令遊客對香港失去信心,可見連串醜聞已為本港旅遊業敲響了警鐘。

港府一直以來對旅遊業界的種種亂象放任自流,往往要等到出事後才亡羊補牢,急急撲火。惡導遊辱罵旅客醜聞曝光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與旅遊業界急謀對策,推出四招「補鑊」措施,包括延長旅遊業議會電話投訴服務時間、設立專責小組處理規管導遊、加強向遊客宣傳在港消費權益,以及與國家旅遊局商討打擊內地組團旅社低團費等問題。當局表面上風風火火,煞有介事,大有雷厲風行、嚴懲業界敗類的架勢,實際上只是避重就輕,所謂「補鑊四招」無非敷衍民意的公關騷而已。

事實上,社會上不斷有意見認為,政府應加強對旅遊業的監管,有立法會議員甚至建議當局設立有政策權力的旅遊局,統一管理旅遊事宜。上述民調亦顯示,四成六市民狠批現時由旅議會「自己人管自己人」的監管制度失效;兩成半人則認為政府應介入監管。

令人遺憾的是,儘管宰客欺客醜聞幾乎無日無之,港府仍然對監管旅遊業置身事外,不僅繼續死撐,強調業界自我規管的制度「行之有效」,甚至侈言旅議會過去在監管外遊方面的經驗,可供接待內地旅行團借鑑。事實擺在眼前,旅業醜聞不斷,本港形象重創,證明由業界自我規管根本行不通,難怪上述民調中,有三成半受訪者狠批當局對存在多年的強迫購物現象不監不管,令情況惡化。

常言道,虧本生意無人做,宰客歪風之所以禁之不絕,歸根究柢是低團費問題。本港有不少由旅行社登記的店舖,部分不良旅行社東主這邊廂接待低團費旅行團,那邊廂安排旅客到旗下店舖購物,這幾乎已是公開的秘密,別說旅議會根本無權監管,業界人士本身亦可能存在利益衝突,期望透過業界自律杜絕零團費、負團費衍生的亂象,無疑是異想天開。可以斷言,一天不解決旅遊業界「自己人管自己人」的問題,宰客劏客醜聞還將陸續有來。

除了低團費問題外,本港導遊普遍沒有固定底薪,部分從業員甚至要貼錢向旅行社「買團」,在這種情況下,自然要靠強迫旅客購物賺取回佣,惡導遊辱罵旅客醜聞,相信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奈何當局對有關問題一直坐視不理,有立法會議員透露,當局面對導遊業界曾要求改善零底薪問題的聲音,一直「耍太極」,拒絕正面回應。更不堪的是,日前宣布的「補鑊」措施中,亦只是針對導遊的發牌及操守問題,卻完全沒有觸及導遊零底薪問題,這不僅是本末倒置,更是極度不負責任。

不管怎麼說,連串旅遊業醜聞已嚴重損害本港形象,港府再不正視問題,「購物天堂」這塊金字招牌隨時不保。黃台之瓜,何堪再摘。旅遊業是本港四大經濟支柱中暫時還能勉強支撐的支柱,連旅遊業也守不住,香港還有甚麼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