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如刀集:政治偏癱

《國語》有說:「上醫醫國,其次疾人。」古人以士大夫為高明的醫生,能治亂救國。北宋名臣范仲淹也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大意是知識分子進則應輔國救世,退也好治病救人。中國文化素有治國如治病的傳統,魯迅認為醫生只能治人之病,不能挽人心之腐朽,遂棄醫寫作,以救國家人心;孫中山更乾脆,置諸死地而後生,實行革命救國。

治國與治病之道相通,自古皆然。政改方案辯論時,立法會醫學界議員梁家騮打了個比喻,大意是好比醫生做手術,不能保證一定有好的治療結果,方案總比甚麼都不做要好。

立法會採分組投票制度,一組功能組別,一組地區直選,前者代表社會上的既得利益階層,如商家、銀行家、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後者由地區上的老百姓選出,民意基礎廣大得多。

但制度上,舉凡議員動議,不僅要得到多數支持,還要得到兩組同時通過,那表示任何動議只要既得利益階層反對,便不可能落實。這種議會運作好比人身兩側,一側是民意,一側是利益,民意往往為利益階層所壓制,動彈不得;若從民主角度看,以病論病,診斷便屬政治偏癱。

醫生固然不能保證治愈病人,但起碼要診斷準確,提出最好的治療方案,盡力醫治。眼下的政治制度就像偏癱病人一樣,健側總受患側牽累;政改方案則好比治療方案,醫生總不應認為能讓病人多動一下手指頭,便自覺滿足。

徐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