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倫常慘劇頻生 皆因社會有病

「生命冇take two」,世界上沒有甚麼比生命更重要,然而在香港,輕生自殺事件不絕於耳,更有逐年上升勢頭。去年,本港自殺率為十四點四五,即每十萬人便有逾十四人自殺,較前年上升一點一四。俗語說,螻蟻尚且偷生,愈來愈多香港人覺得生無可戀,只能證明這是一個病態的社會。

最堪憂的是,有的父母不堪生活及各種壓力,自尋短見,竟選擇「攬住子女一齊死」。今年首半年,本港已發生十一宗攜同他人尋死的「自殺及他殺」個案,其中多數涉及倫常慘劇。

今年二月,一對夫婦因女兒的升學問題發生爭執,妻子憤而將女兒從商場七樓欄邊掟下,自己再跳樓身亡,幸好女童無恙;五月,東涌逸東邨一名婦人疑因經濟問題攬女跳樓,母親當場死亡,女兒重傷。一宗又一宗的倫常慘劇,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稚子何辜,幼小的生命遭逢大劫,就算大難不死,也必然會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正如防止自殺會負責人指出,部分父母遇到婚姻問題後,利用傷害子女作為向配偶報復的工具,加上擔心自己自殺後子女無人照顧,往往企圖與子女「攬住一齊死」。其實,子女有自己的生存權利,並非父母的財產,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剝奪。

事實上,成年人不管遇到經濟上還是感情上的問題,應主動尋求輔導和協助,切忌抱着「家醜不外揚」的心態鑽牛角尖,甚至犧牲子女的生命。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即使市民遇到問題,也往往求助無門。○四年天水圍天恒邨發生滅門慘案,震驚全港,事後揭發原來遇害女事主生前曾求助社署,遭受丈夫暴力對待後亦多次報警,可惜當局並沒有伸出援手,最終無法阻止悲劇發生。

天水圍慘案發生後,高官事後急急補鑊,頻頻落區視察,承諾會增加資源支援問題家庭,然而事過境遷就不了了之,近年來,類似倫常悲劇仍層出不窮,證明當局好了傷疤忘了疼,所謂高度關注,無非又是應付民意的一場騷。

倫常慘劇頻生固然令人扼腕,青少年輕生的慘劇不絕於耳,甚至一個月內連續有三名青少年自殺,更教人唏噓不已。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分析去年死因庭處理的一千零一十五宗自殺個案中,其中有二十五宗屬十至十九歲年輕人,比○五年大幅增加四成三。該會甚至預計,每兩至三年青少年的自殺問題便會倍增。

儘管青少年自殺的具體原因千差萬別,不能一概而論,有人因為在校內遭到排擠,有人因為在感情路上遇到波折,有的則是擔心前途,但卻同樣指向一個事實︰時下青少年抗逆和抗壓能力不足,面對困難往往輕言放棄,甚至選擇逃避問題,自我了斷。由此可見,加強教育,向青少年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刻不容緩。

眾所周知,要讓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除了家庭支援外,學校教育更加重要。可惜的是,近年來本港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混亂不堪,別說莘莘學子無所適從,教師亦疲於奔命,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有教師不堪壓力自殺。教師自顧尚且不暇,哪有多少時間與精力關心青少年,給予及時的輔導與協助呢?

必須指出,自殺問題千頭萬緒,固然與個人抗壓力有關,但社會矛盾惡化,教育政策混亂,港府支援不足,都是自殺率上升的原因。香港已成為自殺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面對無辜生命一個個消逝,難道還不足以引起社會的關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