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關心集:不要數據要生命

在沙田塌樹事件中被壓傷的前機管局工程師蔡傑強終告不治,成為港大女生莊頌賢後又一個塌樹事件的犧牲者。噩耗傳來,康文署竟肆意卸責,強調目測法符合國際標準。死者家屬忍無可忍:「我哋需要嘅唔係數據……係寶貴生命……呢個疏忽令到我哋家庭破碎,根本乜嘢都唔可以補償!」

儘管康文署拚命詭辯,但始終無法迴避一個事實,就是一棵他們剛檢查過、認為不會有問題的樹,不足一個月就倒塌,壓死路人。他們無論如何引經據典,證明其檢驗方法符合國際標準,都無法掩飾自己失職的劣行。

康文署死撐目測法符合國際標準,其實是想轉移視線,把事件向「學術研討」的方向引導,但只會機關算盡太聰明。正如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目測法雖為國際普遍認同的做法,但沒有統一標準及程序。而蛀木風險評估是嚴肅及深入的工作,須由具豐富樹木科學知識的專家負責。

換言之,關鍵不在於方法,而在於使用方法的人。蛀木風險評估須由知識豐富的專家負責,但康文署卻委託一般園藝工人,單靠粗略的目測評估風險。俗語話,如果能嚴肅及深入地工作,水平低一點也可以把評估做好,可惜康文署既不嚴肅也不深入,幾個月便完成三十多萬棵樹木的檢測,難怪詹教授直斥「不可思議」。

死者是專責監督工程驗收的工程師,曾為不少政府工程嚴把質量關,想不到最終被玩忽職守的政府人員害死,實在令人唏噓。

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