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曾余辯勢激起千重浪

煲呔曾主動找余若薇辯論,坊間不乏「單挑」、「口水戰」等形容詞,這次既非選舉、也非議會辯論的特別安排,創下本港歷史上執政者與強烈反對陣營就指定議題作公開辯論的首例。從台灣及英國今年初同樣重量級的辯論結果來看,唇槍舌劍的交鋒絕非簡單的口水花或口水戰,其政治影響力可能是一石激起千重浪,也可能是殺傷力不小的政治炸彈。

特首辦與公文袋日前敲定辯論細節,選定中區政府合署為辯論地點,主持人則由雙方都接受的吳明林擔任,雙方亦首肯以事前錄音方式搜集市民的提問,然後由與辯者抽籤回答。整項安排可算是十分公允,也奠定了雙方均有權就辯論形式及安排各提建議,互相妥協的磋商方式,先例一出,日後的自由辯論就容易多了。

與辯的兩人近日已經分頭出擊,各自洗樓、家訪了解民間聲音,為辯論作充分準備。他們重視這場辯論,原因當然是英國及台灣的前車之鑑,贏家與輸家命運迥異,贏家既贏民望、也能更順利推動議題的政策,英國大選的贏家更提早逼出了江山輪替的結果。因此,妄言辯論只是一場口水戰,明顯輕視了事件的重要性。

本港社會對辯論不大熱衷,與政治運作具典型中英混血兒特色有關,英國學界雖然有悠久的辯論歷史,但把辯論擴展至高層次的政界選舉,卻是今年四、五月才首次嘗試。至於內地,從來就沒有政治辯論文化,本港突如其來搞一場高階辯論,民間錯愕自是難免。

政治辯論歷史較長的美國有這樣一說:「政治辯論是勝者的興奮劑,敗者的毒藥。」坊間不少輿論都認為月中舉行的「曾余辯」,煲呔曾風險指數很高,他一旦敗北,必會令已經危危乎的政改方案更失民心,亦令方案能夠通過立法會的機會更小,他的對手卻沒有這個政治包袱,因此,煲呔曾主動邀約對方打一場綁手綁腳的仗,實在危機四伏。

各方爭論中,港人似乎忽略了首場政策辯論帶來的政治衝擊,即循公開討論模式研究具爭議性的政策或措施,有了這宗先例,本港政黨及執政者亦有了較量的新戰場,大大加強從政者歷練,這或是壞事中的好事。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