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政情:小氣候:和諧社會官意壓民意

正是一石激起千重浪。中大亞太研究所早前的「香港不再是和諧社會」的調查結果,餘波蕩漾,立法會昨日有一條書面提問、一項議案辯論環繞這個主題。特區政府當日由中策組首席顧問佳叔迎戰,撰文反駁有一百五十萬人支持激烈手法抗爭的推算結果,政府官員昨日當然緊跟這條底線,所謂統一口徑,集體負責嘛。

先看看政務司司長唐唐的發言。他認為香港已瀕臨暴動或動盪的危機,並不符合該調查和其他調查所反映的民意,香港市民是不認同、不容忍暴力行為的,即使是語言暴力亦受到社會制衡;政府制訂政策一向廣開言路,盡力擴大公眾參與,而推動社會和諧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到昨日傍晚,孫公以署理政務司司長身份,再在立會的「破除財閥壟斷、促進社會和諧」議案開場發言,再進一步闡述政府立場。孫公除了重申主流民意不認同、不容忍暴力行為的官方看法之外,更分析指矛盾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因為社會上有不同意見,有利益衝突;政府的責任就是平衡各方面的意見和利益,發揮仲裁和協調作用……。

由唐唐到孫公的發言,其實都在玩轉移焦點的手法,中大的調查結果顯示有更多市民支持激烈抗爭手法,政府卻搬出所謂主流民意不容忍暴力行為來否定有關調查結果。為何認同香港是和諧社會的受訪者會暴跌十一個百分點,孰令致之才是關鍵所在,政府卻以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玩弄民意,不願正視有更多市民站到對立面的事實,深究箇中原委,謀求應對之道,這正是社會矛盾日漸激化的主因。

可以說,市民對特區政府施政採取不信任的態度,多項施政舉措都被質疑向某些利益集團傾斜,官商勾結,政府官員愈解畫,非議、懷疑的聲音反彈愈強烈,佳叔就社會各種矛盾對立、無法建立共識而說的「坐困愁城」,正是煲呔曾施政團隊的最佳寫照。

唐唐昨日的發言,特別強調政府制訂政策的過程,除了邀請公眾提交書面意見,亦經常透過公開論壇和研討會、立法會及區議會的各種會議等,聽取市民、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的意見;其實,唐唐還遺漏了政府另一個傳統的意見收集途徑—三百八十四個法定及諮詢組織。不過,就算把這批為官方政策扮演護航、背書角色的組織也算進去,如果特區政府繼續倚靠這樣的民意收集渠道作為決策參考,只會更加脫離現實。假如這條諮詢途徑發揮作用,政府的決策不會一而再遭受質疑。事實上,由所謂的公開論壇、研討會到立法會、區議會,以至法定及諮詢組織,背後都是官意主導。早前政府為應付八十後而搞的網上平台,唐唐昨日半句沒提,所謂廣開言路,到底有多少誠意?

風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