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Sun特搜:地質公園流浪牛侵佔 「遍地黃金」

【SUN特搜小組報道】剛被審計署點名批評捕捉流浪貓狗極度浪費的漁護署,原來捉牛亦無功。本港流浪牛情況愈趨嚴重,漁護署曾提出三招「治牛」,惜至今不但無一招成功,牛群近日更入侵港府十分重視的地質公園,牠們隨處便溺,景點淪為牛屎公廁,遊客一不留神就會滿腳牛屎。村民、遊客及旅行社齊轟政府宣傳生態遊「得把口」,無配套等同「趕客」,譏諷:「仲好意思計劃申請成為世界級地質公園?」環保團體直斥漁護署無法控制流浪牛數目,且擔心牛群「霸地盤」後,會襲擊遊人,隨時搞出人命!

本港農業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式微,原是農民「好友」的耕牛被遺棄荒野自生自滅,漁護署資料顯示,二○○一年本港僅有約八百隻流浪牛,惟不足十年,數目已急增高達一千一百隻。即使署方於○一至○六年期間累積捕捉一千頭牛,但仍未能遏止流浪牛繼續繁殖。

港府大力推廣的地質公園,更計劃向聯合國申請成為世界地質公園、以六角火山岩柱作賣點的「西貢萬宜地質步道」是重災區,路上滿布牛屎,而且分量十足,大如薄餅。記者更發現路上有多條連綿數十米的「牛屎車痕」,明顯是車輛駛過時誤輾「地雷」,路旁更有大堆已風乾的牛屎,可見長年無人清理。

遊客常投訴踩「地雷」

首次遊地質公園路徑的陳先生說:「牛屎污糟又臭,就算係大自然產物,政府都要執走,以免影響景點!」遊客黎先生則指政府要發展郊外旅遊點,便應用設施限制流浪牛活動。

每周開辦十多團前往地質公園旅遊的發達行董事總經理張有光表示,不時收到遊客誤踩牛屎的投訴,他說:「牛屎好影響市容,政府話申請做國際性嘅地質公園,但就無定期清理!」張指日本能成功發展生態旅遊,因配套十足,而且注意環境潔淨,港府需要學習。

除地質公園範圍外,以獨特的「銀葉樹林」和縱橫纏繞的「白花魚藤林」而聞名的沙頭角荔枝窩自然步道,近日也被流浪牛入侵,留下逾百堆牛屎。記者到鄰近荔枝窩村視察,長約六百米的主要通道變成牛屎路,遊客寸步難行,途經窄路時更要小心翼翼,以免一腳牛屎。而放糞彈的「元兇」在沿路不時出現,部分更不怕人,走近遊客。

最令人惡心的,是荔枝窩步道盡頭的紅樹木旁的協天宮外,面積大如三個籃球場的廣場,成為牛群「方便」之地,廣場猶如布滿牛屎棋子的大棋盤,太陽暴曬下臭氣沖天,中人欲嘔。負責荔枝莊事務的慶春約七村村務委員會主席曾玉安表示,逾百牛隻近月入侵荔枝窩,他直斥:「搞到個旅遊景點好污糟!我好少見人嚟清理,呢度衞生極差!」

食署死撐每周清理五天

遊客投訴牛屎嚇人,政府卻「死撐」做足工作。負責清理協天宮廣場的食環署指每周至少五天派員清掃。漁護署也指已定期派員巡查及清潔地質公園路徑,其中萬宜水庫一帶更每天清理。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稱,政府要發展生態遊便不應漠視牛隻對遊客的潛在危險,他直斥:「流浪牛唔係寵物,咁多人喺佢哋嘅地頭出入,遲早會襲擊人。」他建議在牛群出沒熱點的行人路加裝圍欄,防止行人遇襲,另應資助及撥地安置流浪牛。

漁護署曾研究三招根治流浪牛的辦法,例如替牛隻絕育、捕捉流浪牛送予內地農民,以及在公園設置圍欄阻隔牛群,但成效不彰。

全港約有一千一百隻流浪牛,其中黃牛佔近九成,主要於新界西北、大嶼山、荃灣、大埔及西貢遊走。水牛有逾百頭,在大嶼山貝澳、長沙,以及新界錦田等地覓食,兩種牛的壽命都可達二十五歲,黃牛體重較輕,角小毛短,脾性較馴和。水牛體重可達一千二百公斤,牛角較粗大,不時橫衝直撞,被人類傷害後更具報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