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關心集:藝發局辦幼稚園

讀了劉濟昆先生《文學雜誌的悲哀》一文(見四月十六日《東方日報》「龍門陣」),頗有同感,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文學雜誌計劃確實問題多多。此舉本意是推動本土文學事業發展,可惜往往變成本土文學發展的阻力。

筆者讀過劉先生提及的《城市文藝》,書中所選作品都頗有水準,而主編梅子就是巴金先生封筆之作《隨想錄》的編輯,在文學界口碑甚佳,不少作家都讚他有「長者之風」。然而,這位老行尊殫精竭慮編輯的文學雜誌,卻被藝發局忽然撤銷資助,理由很堂皇:讓雜誌早日自立。

若一位母親把未成年孩子趕出家門,令其流落街頭,然後宣稱,此舉是為了讓孩子早日自立,她一定會被視為精神病患,說不定還會被警方檢控。而藝發局卻甘當虐兒母親,據稱他們劃了一條線,對每本文學雜誌只資助三年。

這條「三年」線不知怎麼定出來的?文學雜誌不同於新聞周刊,需要較長時間才為讀者所認識。推出三年後,讀者剛知道有這雜誌,但它就因斷奶而夭折了,豈非前功盡棄?

藝發局辯稱,這樣做是為了讓更多文學雜誌獲得均等機會。看來藝發局只想開幼稚園,讓稚童們學會幾支兒歌,就要送舊迎新。以這種心態,能培育出高水準文學雜誌嗎?

也許當局根本不想培育高水準文學雜誌,只是做做騷而已。錢是要撥的,但怎麼分配就不想傷腦筋,乾脆太公分豬肉,人人有份,大家排排企等吧,排到就有份,已分過的,對不起,靠邊站吧。

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