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4/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龍吟大地:面子外交得不償失

中國從今次國家主席出席華盛頓核安全峰會開始進行禮賓改革,「不再組織同胞到機場進行迎送」,官方媒體盛讚這次改革是「精簡高效、求真務實的具體體現」,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以往,國家領導人出訪,無論在機場和駐地周邊,都有一批華僑華人歡迎隊伍,熱情洋溢,高呼口號,手舉標語,成為中國特色的歡迎儀式。而官方媒體在報道時總是加上一句「由當地華人華僑自發組織的歡迎隊伍」。如今當局終於承認,所謂的華人華僑自發組織,其實是使領館組織。謎底揭開,相當於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

歡迎隊伍各懷鬼胎

表面上看,組織這些華僑華人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實際上這裏面大有文章。有些留學生和華僑由於平時有工作或學習安排,將這項「政治工作」視若畏途,對使領館組織不情不願,認為將國內的官僚作風帶到國外,所謂的歡迎儀式是擾民之舉。而一些心懷目的的華人華僑則非常熱衷,這些人有的希望能與領導人握手照相,可以掛在家裏作炫耀;有的想通過與領導人搭上話,在國內可以狐假虎威,做生意可以行個方便,弄點批文或土地;有的根本就是通過參與歡迎儀式騙吃騙喝。這些歡迎隊伍表面上都是笑臉,實際上各懷鬼胎。

另外,這些歡迎儀式中也蘊藏腐敗空間。對使領館的外交官員而言,哪個華僑排在前面,哪個華僑跟領導人握手,大有玄機,這些待遇都要看交情深淺、禮物多寡。哪個華僑進貢的禮物多,哪個華人送的錢多,安排就靠前。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家領導人成為這些官員撈取實惠和不義之財的道具。正是由於利益空間,故每當國家領導人出訪,駐該國使領館官員便上下其手,在僑界穿梭游說。近年來還將這種歡迎儀式不斷提升政治高度,將這種迎送領導人的「禮賓」,當作海外同胞地位的象徵,判斷是否愛國的標準。

中國官場往往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禮賓歡迎儀式積弊至今,並不完全是外交官員的錯,很多時候這些歡迎儀式是出於領導人的授意與暗示,有時甚至相互攀比。有些官員看到歡迎人群少,顯示不出天朝威儀和個人隆遇,當場雷霆大怒,拂袖而去,絲毫不顧及國家形象。

禮賓改革來得太慢

今次禮賓改革,實際上既斬斷了一些外交官的財路,也切除了外交官的煩惱,更絕了一些不懷好意的華人華僑的非分之想。這確實是一件好事,只是改革來得太慢了。禮賓歡迎儀式的繁文縟節,也折射出中國外交好面子的惡習。中國官員辦外交,不是看為國家爭到多少實利,而是看個人是否有面子,為了到美國總統莊園做一次客,可以花上百億美元採購美國貨物;為了能夠在國際峰會站隊排在前面,可以向東道國作出不應有的讓步。中國面子外交得不償失,但何時才能改呢?

馮海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