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私心自用歷史已記下

再過兩、三個月,香江府衙就要檢討「擴大政治問責制」下委任的一班副局長和政治助理的表現及薪酬。隨着檢討日期臨近,這班副局和政助的心情大概也會開始緊張。未受府衙檢討,他們自己恐怕就要先行自我檢討,回首近兩年來都幹了些甚麼,以及自己的工作、職責是否相稱,幹得怎樣?猶記得,這班「問責官員」特別是那些政治助理們,剛上場時,皆乃「政治練習生」,不但政治稚嫩,而且一些基本政治常識也非常不足。那些副局長們也好不到哪兒去,每赴立法會接受質詢和在公開場合回答問題,皆九唔搭八,不知所云,或者乾脆口啞啞,十分丟人現眼也。

後來,一年過去了,多項民調顯示,這些「問責官員」的知名度甚低,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們到底在幹甚麼。因為怕繼續丟人現眼,一些副局政助乾脆「躲貓貓」,不見人。如此這般,又形成惡性循環,對他們的民調幾乎進行不下去,民調機構只好宣布放棄對他們進行民調,免得浪費資源也。

曾小子兩年前推出「擴大政治問責制」下場如斯,可說十分可悲。他們問不到責,民眾也不知他們怎樣問責。社會人士和這些「問責官員」們唯一知道的,是府衙為此使用了每年數千萬元公帑;他們中的許多人忽然像中「六合彩」一般,月月支高薪,運氣好到不得了,連他們自己都不信有這麼大的本事和貢獻,這麼高的人工。

組建曾家軍 民望即插水

「擴大政治問責制」從一開始推出,就備受輿論批評。從「制度」而言,輿論認為根本沒有這個需要,此疊床架屋,進一步加深了「問責高官」和原有公務員體制之矛盾。曾小子當年「頂住」輿論的批評,非要這樣搞,大家看得清楚,他是私心自用、公器自用,要組建效命自己的「曾家軍」也。例如他現在的那個「大內總管」,過去就是他的「小兄弟」,在「梁錦松偷步買車事件」中負有責任,被「燉冬菇」。如今曾小子「富貴」了,當上香江特首了,就通過「擴大問責制」把霉了多時的這位「小兄弟」破格委任為副局長。這還未算,沒幹多久,曾小子又把他委任為特首辦主任。可見這個「小兄弟」官符如火,能「化腐朽為神奇」,全拜曾小子通過「擴大問責制」,欲組建「曾家軍」所賜也。

不過,歷史已經記下,正是從推行「擴大問責制」起,曾小子的民望急轉直下,不可救藥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