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最低工資爭議大 港府最忌和稀泥

當局最近宣布就本港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水平諮詢公眾,結果引發勞資雙方一場激辯,有立法會議員聲稱時薪二十元「殺傷力不大」,引起各界嘩然,雖然商界其後澄清,建議將最低工資訂為每小時二十四元,但仍然與勞工界提出的三十三元有極大距離。「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認為,最低工資極具爭議性,處理不當的話,必將激化勞資矛盾。可以斷言,隨着最低工資立法程序工作即將展開,勞資雙方的爭拗將會愈演愈烈。

勞資雙方就最低工資水平的討論陷入「開天索價,落地還錢」的僵局,如何擺平爭議、協調各方利益,無疑是對港府的極大考驗,而演變成今天這種騎虎難下的局面,則完全是港府咎由自取。根據上述民調,大部分受訪者雖然贊成最低工資立法,但亦有逾七成人擔心立法後將帶來各種後遺症,包括觸發通脹和裁員、最低工資變最高工資以致影響本港競爭力等,可見立法訂出最低工資水平能否最有效保障基層勞工權益,社會上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正是港府應對貧富懸殊和在職貧窮問題束手無策,令最低工資立法這一極具爭議性的議題,逐漸成為民心所向。上述民調顯示,五成八受訪市民直指本港貧富問題嚴重,近兩成人批評政府漠視在職貧窮,令立法訴求愈來愈高。

事實上,本港近年貧富懸殊有日益惡化之勢,反映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更高踞世界前列位置;在職貧窮問題亦不容忽視。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本港就業人口時薪中位數約五十八元,低於二十七元的竟高達二十七萬人,二萬八千人的時薪更不足二十元。不少打工仔胼手胝足,所得尚不如領取綜援,目前全港有四十一萬打工仔月入低於四千元,超過十九萬在職家庭收入低於綜援水平,正好說明了問題。

可惜,港府對解決就業問題一籌莫展,就以最近推出為期兩年的「就業導航試驗計劃」為例,勞工處撥出一億四千萬元公帑,向二萬二千名接受勞工處職位選配後就業滿三個月的市民,發放五千元獎金。儘管當局聲稱計劃可解決「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錯配現象,但上述民調顯示,三成九受訪者認為計劃未能解決就業錯配問題;兩成九人指計劃成效短,難以留住員工,難怪被問到政府在處理就業問題上的表現時,近八成受訪者評價負面,只有百分之五市民認為港府表現理想。

不管怎麼說,既然最低工資立法已是如箭在弦,不得不發,港府當務之急是確保最低工資訂於合理水平,既可保障基層工人權益,又不致影響本港營商環境,但令人失望的是,港府至今對最低工資水平的訂立原則語焉不詳,欠缺清晰說明。正如有學者指出,政府在最低工資立法過程中,仍抱着做主持人的心態,任由勞資雙方「拗餐飽」,再做裁判「中間落墨」。他呼籲當局盡快釐定最低工資的原則及日後的調整方案,否則即使當局最後「裁決」出最低工資水平,也難以服眾。

由此可見,港府一味和稀泥,對現時的爭拗視而不見,將頭埋在沙堆下並不是辦法。在勞資雙方缺乏共識的情況下「中間落墨」,結果只會加深矛盾,到時別說不能保障基層勞工的利益,甚至可能激發更大民怨,引火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