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太陽民調:翹手充裁判加深民怨

社會就最低工資水平的爭拗進入白熱化階段,政府能否順利拆彈引起關注。有學者認為,弱勢政府仍抱着做主持人及裁判的心態,沒有引導及協調勞資雙方,以及先釐定最低工資水平的訂立原則及日後調整方案,令勞資維持「開天索價,落地還錢」的談判僵局,雙方欠妥協空間,令社會矛盾加深。即使政府最後「裁決」最低工資的水平,也不是令人信服的好結果。

無協調勞資雙方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批評,政府在最低工資立法過程中,仍抱着做主持人的心態,任由勞資雙方「拗餐飽」再做裁判,中間落墨。他稱,引起激烈爭拗的原因是釐定最低工資的原則尚未訂立好,如考慮個人開支抑或家庭開支,以至日後的調整方法也未有定案,令勞資維持「開天索價,落地還錢」的談判過程,若日後調整「年年都要拗」,更會加深勞資及社會矛盾。

黃洪斥弱勢政府無做好協調工作,無引導勞資討論及維護公平,令勞資互不信任。政府應提出先研究調整機制,令勞工界知道即使今年讓步,經濟好轉也有望調整,令勞資有妥協空間。

閉門研究不透明

弱勢政府欠管治威信,很難處理爭議性問題,黃洪稱,政府現時的做法是交由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閉門研究,再拋出方案給立法會審議,是不公開及不透明。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則稱,政府面對最大的挑戰是在爭議過程中如何取得平衡點擺平勞資雙方,以及最低工資機制最後會否獲市民接受。鍾稱從經濟角度,最低工資立法後可能會帶來影響,如成本上漲引致裁員及黑工問題等,故政府要有監管措施,又認為最低工資可訂於二十七至二十八元作為起步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