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紀曉嵐鐵筆:膽小過度生怕重蹈覆轍

我紀曉嵐投胎轉世香江,在此生活數十年矣,民生經濟方面感受最深者,莫過於香江不時大起大落的股市和樓市。對於股市的大起大落,香江府衙很少干預,也從未聞府衙有甚麼「股市政策」,更未聞要「引導股市穩定發展」。對於股市,府衙可做之事,乃監察、監管,保證「公正、公平、公開」,嚴防有人以欺詐手段有所操縱也。

樓市問題則相當複雜,而且府衙乃最大之地主,土地供應之大權在握,故香江樓市升降起落府衙擔當重要角色。這也使府衙不能不制訂一系列所謂房屋政策,並通過這些政策「調控樓市」也。

英夷時代,府衙推行的是高地價政策,政府靠賣地獲取重要財政收入,因此,高地價政策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香江高樓價之源。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英談判香江前途問題,其中有一項就是對九七過渡期的土地供應達成協議,即九七年之前香江府衙每年賣地不得超過五十公頃,賣地收入一半要留給未來特區政府。從那時起,土地供應被「限死」,加上香江實施港元與美元掛鈎,跟隨美元長期低利率,故九七前樓市極旺,不斷攀升,回歸之時,已達到駭人之程度也。

有大起才有大落。九七回歸,董建華要大有為施政,解決困擾香江百姓數十年的住房難、買樓難之問題,推出「八萬五」建屋大計。市場供應猛增,正趕上亞洲金融風暴,股市大跌,樓市更插水下滑,百業蕭條,香江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六十幾個月的通縮,樓價跌了近七成,出現「負資產階層」,萬千百姓苦不堪言。

遏抑樓價措施「無料到」

這個教訓,對曾小子和現任府衙一眾高官十分深刻,乃至膽戰心驚。這兩、三年來,香江樓市不但早已走出「八萬五」時期的陰影,而且重拾上升軌道,一浪高過一浪,又在不斷發癲,某些豪宅樓價據稱不但超過回歸之時,而且創下世界紀錄,普通中小型樓宇也一路飆升。然而,這些年香江經濟卻在走下坡,多數打工仔收入減少,中小企經營困難,面對一路發癲的樓市,民怨可說甚重。樓價飆升不但令許多百姓置業無望,而且帶來租金高企之巨大生活壓力和經營壓力,對此社會輿論早有所言。

然而,曾小子和香江府衙反應遲鈍,鬍鬚曾在預算案中的幾招措施全「無料到」。顯然,他們是膽小過度,生怕重蹈老董覆轍也。

柳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