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魯迅投槍:辱老昏官可處棄市

正月初七是「人日」,在香港已演化為「敬老日」,民間組織紛紛舉辦敬老活動,最轟動的是大埔區舉行的「慶新春耆老千歲宴」。好傢伙!六千多名長者聚首一堂,相信又創造了一項「世界之最」,席間歡聲笑語,春意濃濃兼情意濃濃,交織成港人敬老的美麗畫面。

據了解,香港舉行「千歲宴」活動已三十年,出席人數不斷增加,影響力持續上升,堪比清朝的「千叟宴」。千叟宴由康熙帝首創,至乾隆五十年,四海昇平,天下富足,乾清宮再次舉行千叟宴,場面宏大,被邀請長者凡三千人,乾隆帝聽說最老的有一百四十一歲,即興出上聯:「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一甲子是六十年,兩個甲子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一百四十一歲;紀曉嵐接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人生七十古來稀,兩個古稀再加一,也是一百四十一歲。君臣合璧,堪稱絕對,留下敬老佳話。

乾隆帝招待的長者來自全國,僅三千名,僅及香港一個區招待長者的一半,這反映人口老化的事實。過去人均壽命很低,能過七十歲生日者少之又少,故孔子有「老而不死是為賊」的戲語。現在,人均壽命達七十歲以上,敬老愛老尤顯重要。惟令人遺憾的是,香港民間盛行敬老之風,港府卻薄情寡恩,虐老欺老事件層出不窮。當年香港民意普遍要求增加長者生果金,港府卻以財政難以負擔為由拒絕之,所謂「難以負擔」,即是視長者為累贅包袱。曾有長者因三餐不繼,不得不打劫博坐監「吃皇家飯」,晚景淒涼,催人淚下。

別看香港高樓林立,一派繁榮景象,其實一般打工仔活得很辛苦,一世做房奴。如果將內地老百姓的房子稱為「蝸居」,普通香港市民的房子簡直是「蚊居」,許多貧困長者不得不輪候入住安老院,每年都有人在漫長等待中抱恨而終。更可悲的是,由於公營骨灰龕堂一位難求,私營骨灰龕堂又可能不合法,「死無葬身之地」本是詛咒之語,在香港卻是活生生的現實。

鞋底招呼已屬仁慈

不過,怎麼說都好,香港始終是富裕社會,庫房儲備水漫金山,港府為公務員加薪不惜一擲千金,長者卻得不到應有的照顧,這不是辱老是甚麼!東漢時期,曾有官員因虐老而引發龍顏大怒,下令棄市,即執行死刑。如今香港長者以鞋底打小人的方式招呼昏官,算得上萬分仁慈。

周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