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加強溝通枉做騷 鼓勵創意空吹水

今年維園年宵市場,一眾八十後年輕人製作的創意產品大收旺場,成為年宵市場的大贏家。年輕人憑自己的心思加拚勁,不但讓自己過一個肥年,更一洗坊間對八十後年輕人激進甚至「唔捱得」等的負面印象。然而有些人不僅不懂得欣賞這些年輕人,更視之如洪水猛獸。曾蔭權昨日突然改變過往四年逛維園年宵的習慣,改往沙田年宵市場,被質疑是否害怕年輕人「踩場」。

對於臨時更改行程,曾蔭權解釋,過往四年均到維園逛年宵,今年想到其他年宵市場「沾沾熱鬧」。到底是真的想「搞搞新意思」,抑或避開出售諷刺自己產品的攤檔,以免難堪,只有曾蔭權自己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儘管曾蔭權口口聲聲說要與年輕人加強溝通,卻取消維園之行,放棄了一次與八十後年輕人溝通交流的良機。

圍繞高鐵的爭論紛紛擾擾,最後更以八十後包圍立法會告終,凸顯港府與青少年缺乏溝通,也就難怪施政寸步難行。雖然當局事後嘗試亡羊補牢,強調要聆聽年輕人聲音,但諷刺的是,港府的主要青少年諮詢組織青年事務委員會,竟有過半數非官方委員屬五十後,八十後青年委員僅佔一成,以致被譏為「中年決定青年事務委員會」。更可笑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日前舉辦網上直播論壇,又在社交網站facebook開設留言板,但只運作三小時,被各界狠批「假諮詢、真做騷」。

事實證明,高官們所謂加強與年輕人溝通,無非是葉公好龍罷了。如果說鄭汝樺的網上直播論壇是「真做騷」,那麼曾蔭權突然改變行程,則是連騷也懶得做。為政者當虛懷納諫、廣開言路,魏徵多次犯顏直諫仍能見容於唐太宗,為後世津津樂道。曾蔭權不此之圖,對傳媒的批評聲音動輒扣以「無中生有」、「惡意中傷」的帽子,如今連逛年宵也左閃右避,實在是咄咄怪事。君視民如股肱,則民視君如腹心;君視民如草芥,則民視君如寇讎。高官對民眾聲音置若罔聞、無動於衷,港府推行政策阻力重重,豈是無因。

曾蔭權這邊廂強調要聆聽八十後聲音,那邊廂卻對維園花市的八十後青年避之則吉,固然是自打嘴巴,撕破了所謂溝通的虛假面具,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大聲疾呼要鼓勵創意,更將創意文化產業列為六大優勢產業之一,只要環顧維園年宵市場,就可看到年輕人的創意結晶品碩果纍纍。從以時事新聞取得靈感的「鏹水遮」,到模仿某名牌紙巾的「紙巾咕連紙巾套」,莫不大受市民歡迎,後者更獲該名牌廠商青睞,准許用其品牌及設計,更向負責設計的大學生洽購產品,足以證明包括年輕人在內的港人頭腦靈活多變。如果曾蔭權真的有誠意鼓勵創意產業發展,應該到維園年宵市場給這班年輕人打打氣。

知之非難,行之惟艱。無論是加強與八十後溝通,抑或發展創意文化產業,光是高官們動動嘴皮是不夠的,還得有實際行動配合。可惜一場曾蔭權避走沙田的鬧劇,再次證明港府只是「言語的巨人,行動的侏儒」。